未□□□□,敢望若并洋。
□怪曾惊耳,仝嗔欲刃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和南塘十首(其五)蛙》。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雨恋池三尺,晴窥月一方。” 这两句诗描写了雨后和晴好的不同景象。雨后的池塘水位上升至三尺深,显示出水的丰盈;而晴朗之夜则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月亮。这两种情境都给人以宁静与清新的感觉。
“未若并洋,敢望若并洋。”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广阔的大海一般自由且无边界。
“怪曾惊耳,嗔欲刃肠。”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去某些事情的不满和愤懑之情,甚至用了非常强烈的语言来形容这种感受。
“谁能忘怀,老子欲追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忘却那些烦恼,将自己置身于清凉舒适的环境中,以此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