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小步池亭》
《初夏小步池亭》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勾管春风一场帘栊刚讶绿阴长。

梅子连朝雨,白苧衫轻试晚凉。

草带欲临书幌动,荷钱初汎墨池香。

残芳冷落无人采,趁著游蜂过短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芳(cán fā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后,仍然保留一些香气。比喻人才、名声等虽已过去,但仍有一些余韵或影响力。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幌动(huǎng dòng)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繁忙、活跃,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或改变。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临书(lín shū)的意思:指临时草率地书写或处理事物。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墨池(mò chí)的意思:指人才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书幌(shū huǎng)的意思:形容虚有其表,外表看起来很有文化或有学问,但实际上内在空虚、没有真才实学。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一场(yī chǎng)的意思:一次事情或事件

游蜂(yóu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像蜜蜂一样来去匆忙,无所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池塘边的一番景致,充满了生机与清新。首句“勾管春风又一场”,以“勾管”比喻春天的结束,巧妙地引出季节的更替,暗示着春去夏来。接着,“帘栊刚讶绿阴长”一句,通过观察室内帘栊外的景象,表现了绿叶逐渐繁茂的自然变化,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视觉感受。

“黄梅子熟连朝雨,白苧衫轻试晚凉”两句,将黄梅成熟与连绵细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通过穿着轻薄的白苧衫来体验晚间的凉爽,体现了诗人对夏日特有的情感体验。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的感受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草带欲临书幌动,荷钱初汎墨池香”则进一步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色。草丛似乎要触碰到书幌,微风拂过,带来一丝丝清凉,而新长的荷叶在墨绿色的池水中泛起清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成长。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了初夏的生机与美好。

最后,“残芳冷落无人采,趁著游蜂过短廊”两句,以“残芳”象征即将逝去的美好事物,表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而“游蜂”则象征着忙碌与活力,它们穿梭于花间,寓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整首诗在描绘初夏景色的同时,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和启示。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五

与君同戊申,百岁已过半。

桑榆纵及收,横流浩无岸。

岂惟仓颉泣,姬孔亦流叹。

世方无夷吾,被发但坐看。

多君注管书,不朽出忧患。

奈何传世业,期勖及樗散?

往者不可追,来日更谁谏?

衰病空倚楼,从今断江雁。

(0)

听水斋杂忆·其八

荔丹行及落成时,来共含晶夜召箕。

此事居然龟筴验,兰君去后更谁知?

(0)

七月望后陪谢枚如丈山居·其二

岩居名听水,无水亦良佳。

秋早蝉声变,林深鸟性谐。

枯禅依绝涧,夜气足吾斋。

芝菌朝朝饱,真宜园绮侪。

(0)

蜗室

蜗室容身住,依然北斗藏。

閒斟餐后茗,暗炷睡前香。

苋老丛侵户,瓜垂密附墙。

六年一弹指,他日或难忘。

(0)

同病树展伯夔墓病树有诗余亦继作

不与吾侪共苦辛,墓前宿草几番新。

一流向尽今何世,四海难忘剩此人。

接壤母封依爱日,旧京师殡隔扬尘。

彻泉难尽西江泪,踯躅荒阡惘二陈。

(0)

得梅泉书感赋

郁郁閒居已寡欢,书来悢怅更无端。

难言深恨空馀泪,强命诗人意已阑。

世弃君平还自弃,化观康节竟何观。

壁枯枝化浑閒事,只是难灰径寸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