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首句“梦里骑龙出八荒”,以“龙”这一神话生物作为载体,象征着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八荒则代表了广阔无垠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扫空热恼作清凉”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梦境中的清凉与现实世界的炎热烦恼相对比,暗示了在精神世界中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和解脱。这里的“热恼”既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不消数滴天瓢雨,净洗娑婆透骨香”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天瓢雨在这里象征着神灵的恩赐或自然界的纯净力量,通过这“数滴”雨水,不仅洗净了娑婆世界(佛教语,指充满苦难的人间),还带来了“透骨香”,即深入骨髓的香气,寓意着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寄托了其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人性本善的坚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的设定,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神话与哲学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心灵净化以及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现实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姝媚.摄山栖霞寺,和古微龙华韵
流光惊过眼。算江南春风,已输一半。
散策幽寻,任浣云生袂,镜波皴面。
稚绿疏红,台殿悄、华严轻换。
燕语梁间,铃语檐前,验愁深浅。谁道蛮春曾惯。
甚傍日看花,老怀难遣。
旧续虞衡,叹补萝栽桂,九芝题遍。
步入香林,鱼呗淼、斜阳都懒。
坐久霞城深处,斋钟共转。
齐天乐.散步台城,和清真
落花飞絮台城路,羁游乍惊春晚。
稚笋新抽,繁樱渐熟,秧茁平畴如剪。红疏翠掩。
看群踏春阳,困眠菌箪。
界取青天,蘸霞和露写芳卷。
山围潮打似旧,六朝都送了,愁绪无限。
鹭岛尘襟,鸾骖坠录,惊惜流光潜转。伤今悼远。
笑百舌多言,凤歌虚荐。浪有閒情,替谁眉镇敛。
塞垣春.己未岁朝大雪,咫园和梦窗丙午岁日词,走示。即席詶之
脆玉敲冰管。唤酒趁,笙簧暖。
窗幽白小,髻芗兰倚,弦语歌啭。
付雪儿、细涤蓬莱盏。醉不问,天长短。
任年涯催老,却疑春近春远。
裙衩两鸳鸯,愁惊梦邛池,寻梦湘岸。
怨别几东风,赚人胜钗燕。便蓬心斗转。
飞坠天云,画中身,月中见。
梅雪共清冷,验眉颦深浅。
埽花游.三村桃花为风雨所败,独瓶供二枝,经旬灼灼,谥以留春,和碧山叶宠之
水村梦忆,正燕苦莺愁,旧林如埽。剩红最小。
怕东风误却,阮郎重到。绣槛围春,看比枝头更好。
向谁道。道接叶渡江,遗兴今少。花静人意悄。
恁护暖调寒,伴昏吟晓。忏情未了。
叹瓶边镜里,鬓华催老。嫩绿新阴,纵目仙源望杳。
动离抱。琐窗前、厌闻啼鸟。
临江仙.独游法源寺,访杨潜盦不遇,吊乔损庵先生。效乐章仙吕慢词
拜石悯忠寺,古苔列碣,花雨疏寮。
牡丹过、枝边梵夹诗瓢。寻巢。
换新燕乳,初蝉响、咒竹生苗。
经行处、怕梦梁重写,铅泪轻抛。何朝。
分金布地,曾见安史天骄。纵磨将、碑字旧迹难销。
魂招。奈前游侣,风流远、步屧声遥。
成凄断、问韭花凝式,还吊僧乔。
真珠帘.以城书室覆龚本山中白云校正四印斋本,因题其后,用本集韵
白云招下词仙宇。想山中、梦绕烟萝深处。
芳草忆王孙,怨满湖风雨。
泛越归杭游兴懒,问几为、寻花来去。愁去。
向蓟北燕南,吊今伤古。
琴趣未数欧晁,趁沤盟燕社,新题重赋。
梅种玉田春,叹老怀何许。
石碧帚山清更远,眷故国、予情难住。无住。
听鹤响高寒,夜猿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