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海烽(hǎi fēng)的意思:海上的烽火,比喻海上警报。
后时(hòu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的时候。
溅泪(jiàn lèi)的意思:形容眼泪溅出来,表示非常悲伤、伤心。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时流(shí liú)的意思:指时间如水流逝,意味着时间的流动和变化。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正在(zhèng zài)的意思:正在指的是某个动作正在进行中,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或进行中的状态。
杜陵花(dù lí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如同杜陵花一样美丽而短暂
-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和公实燕台感秋(其六)》描绘了诗人身处燕台,感叹时光流转,才华未能及时施展的感慨。首联“旅食燕台几变秋”以个人的漂泊生涯起笔,暗示了诗人异地为官,历经多个秋季的艰辛。"才名应愧后时流"则表达了对自己才情未能赶上时代潮流的自谦与无奈。
颔联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抒发情感,“雁来又值寒砧急,霜落偏惊木叶稠”,秋天的雁南飞和急促的捣衣声,以及落叶的密集,都引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寒砧急”和“木叶稠”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颈联“沧海烽烟犹溅泪,杜陵花竹未销忧”借典故表达忧虑,用“沧海烽烟”象征战乱,暗示国家动荡不安,而“杜陵花竹”则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深忧虑,即使身处长安,忧愁仍未消减。
尾联“长安正在浮云外,不为相思重倚楼”直抒胸臆,诗人身处长安,却感觉如在云端之外,远离现实,他不愿仅仅因为相思之情而频繁登楼眺望,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现实的疏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含蓄,展现了诗人对个人际遇和国家命运的双重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湄园谒方丈望溪
平原放生址,禽鸟犹清遐。
小山生白云,寒泉流紫霞。
毵毵高柳荫,熠熠新葵花。
侍郎此著书,门外绝轩车。
荆公论中垒,强聒良苦多。
杜门谢世事,聊足养天和。
寂莫兹一区,遗经供研摩。
犹馀韦孟梦,定不召风波。
丛残古六艺,千秋云雾深。
束发事讨论,笃老犹沈吟。
揖让昔人间,旷然抉其心。
此外可勿问,郢书任如林。
廿年荷陶铸,十年惜别离。
六年遭荼苦,馀生患阻饥。
以此成惭负,著书杳无期。
犹喜素丝在,未为缁所移。
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
造物精气屯于屯,周宣石鼓此仲昆。
二物不共沧桑变,似与姬氏留乾坤。
昔步太学抚十列,今来浮玉瞻独存。
讵嫌梵呗雁堂寂,饱谙世态龙宫蹲。
禹铸九鼎象百物,魑魅魍魉褫神魂。
周衰楚乃问轻重,定郏沉泗纷迹痕。
何似镌泐传世泽,明标五字无多言。
是时风露正澄霁,昨夜丁甲已揩扪。
初如天阊辟虎豹,复如地轴巍昆崙。
坐令百虑静一旦,瞥见法器当空门。
歊云吐景耀光采,沕沕穆穆胚浑浑。
底须石鼓合丰剑,千秋宜镇化人园。
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韩苏大笔彼兼擅,德潜长歌此独论。
从来诗人志磊落,要令一发万气吞。
山头时见鸾鹤下,江面静阅羲娥奔。
德潜强韵我步元,奚用君门排九阍。
《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清·弘历】造物精气屯于屯,周宣石鼓此仲昆。二物不共沧桑变,似与姬氏留乾坤。昔步太学抚十列,今来浮玉瞻独存。讵嫌梵呗雁堂寂,饱谙世态龙宫蹲。禹铸九鼎象百物,魑魅魍魉褫神魂。周衰楚乃问轻重,定郏沉泗纷迹痕。何似镌泐传世泽,明标五字无多言。是时风露正澄霁,昨夜丁甲已揩扪。初如天阊辟虎豹,复如地轴巍昆崙。坐令百虑静一旦,瞥见法器当空门。歊云吐景耀光采,沕沕穆穆胚浑浑。底须石鼓合丰剑,千秋宜镇化人园。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韩苏大笔彼兼擅,德潜长歌此独论。从来诗人志磊落,要令一发万气吞。山头时见鸾鹤下,江面静阅羲娥奔。德潜强韵我步元,奚用君门排九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1467c7204c9871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