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将西,杵声急,一声声自死肠出。
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
这首《筑城曲》由宋代诗人许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筑城过程中蕴含的悲苦与沉重。诗中以“日将西,杵声急”开篇,营造了一种时间紧迫、劳作繁忙的氛围,同时“一声声自死肠出”一句,直接揭示了筑城工人们在劳动中的痛苦与艰辛,情感深沉,触动人心。
接着,“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筑城工程的残酷性。这里不仅指出了城墙的高度是由泥土堆积而成,更暗含着一半的土石中埋藏着怨恨之人的遗骸,这种描述既是对历史苦难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同情。
最后,“儒坑战地骨更多,十二金人随鬼泣”两句,将视角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这里不仅提到了儒生的坟墓,还提到了战争的惨烈,暗示了更多无辜生命的牺牲。同时,“十二金人随鬼泣”这一细节,更是将悲剧的氛围推向高潮,金人作为象征财富与权力的物品,在此成为哀悼逝者的见证,增添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筑城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苦难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