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独树(dú shù)的意思:独树是指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山池(shān chí)的意思:指山中的水池,比喻人文环境的险恶。
送落(sòng luò)的意思:指把人置于危险、困境中,使其失败或受到打击。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征路(zhēng lù)的意思:
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唐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 《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坐谈(zuò tán)的意思:坐下来交谈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淇的《海盐天庆寺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山寺秋日景象。首句“归人征路晚”,以归途之人傍晚时分行走在远方的路上,引出诗人对寺庙的探访,暗示了旅途的疲惫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云里问僧家”,写诗人穿过云雾寻找寺踪,与僧人交流,展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未知的探索。画面转向“独树临秋水,孤城上暮鸦”,描绘了一棵孤独的树映照在秋水边,而远处的孤城上空,乌鸦归巢,增添了环境的寂静和凄清。
“山池芳草没,疏磬夕阳斜”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景致,山池淹没在茂盛的草丛中,夕阳西下,寺庙的钟磬声稀疏悠长,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最后,“独坐谈经处,天风送落花”,诗人独自坐在诵经之处,感受到自然与佛理的融合,微风吹过,落花飘散,仿佛连天风都带来了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途中对寺庙的探访,以及在静谧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心灵触动,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佛教思想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