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凉(bēi liá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无望无助的境况。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伏中(fú zhōng)的意思:隐藏在其中,暗中潜伏。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维扬(wéi yáng)的意思:维护和谐,保持稳定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治安(zhì ā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稳定,治安良好。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击楫中流(jī jú zhōng liú)的意思: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 翻译
- 无边的沙漠与浅草连绵至天际,道路漫长而迷茫,不知经历了多少兴衰更迭。
昨夜涛声阵阵,如同洗涤岸边白骨,冷冽如霜。
千百年来,那些英雄豪杰究竟成就了什么,只能让人徒然感慨,空自悲伤。
年轻时我曾怀有壮志,要像中行氏那样擒拿敌首,扫荡战场。
在江中挥桨发誓,那时泪水曾打湿衣裳。
想要登上象征朝廷威严的宫殿,却遥不可及,只能空望着远方的扬州。
- 注释
- 平沙:无边的沙漠。
浅草:浅绿色的草地。
茫茫:广阔无垠,迷茫。
波声:涛声。
岸骨:岸边的白骨。
千古:千百年。
英雄:杰出的人物。
中行:古代姓氏,此处可能指代某位英雄人物。
馘名王:擒获敌方首领。
治安:指朝廷或国家的安定。
维扬:古称扬州,今江苏扬州。
-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好古的《江城子·其二》,它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苍凉感慨。开篇“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两句,以广阔无垠的荒漠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心境。接着,“几兴亡”三字简洁有力,点明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
“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一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悲凉之情。这里的“波声”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象征着历史的涛涛巨流,而“洗岸骨如霜”则暗示了无数英雄的遗骸被大浪吞没,剩下的是冰冷的历史事实。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叱咤风云、功业显赫却最终成为尘埃的英雄们的无限感慨。这里,“徒感慨,谩悲凉”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独白,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深刻反思。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三句,则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英雄准备在无尽的沙场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争取功名。在这里,“少年”指的是那些怀抱理想、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们,他们不畏艰难,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这一句,通过对过去某个时刻悲壮情境的回忆,再次点出了诗人对于英雄命运的深切感受。这里,“击楫”指的是划桨前行,“泪沾裳”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之痛。
最后,“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两句,通过对一座遥远的城堡和古都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于失落的伟大时代的无尽眷恋。在这里,“治安”象征着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而“双阙”则是对那些曾经辉煌但已然消逝的古代都城的一种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命运、历史沧桑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切理解与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清宇因寄滁阳旧游
君行还过永阳郡,忽忆老夫尝赋诗。
庶子泉头纳凉处,醉翁亭上送秋时。
春来猿鸟应思我,别后林泉定付谁。
为语东风木芍药,暮年衰鬓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