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枯断竹钧私被,既没贤公帝念深。
《相公竹》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相 公 竹 宋 /王 陶 已 枯 断 竹 钧 私 被 ,既 没 贤 公 帝 念 深 。仆 木 偃 禾 如 不 起 ,至 今 谁 识 大 忠 心 。
- 注释
- 私被:独自承受。
既:已经。
没:倒下。
帝念深:皇帝深深的思念。
仆木偃禾:竹子倒下,稻谷伏地。
不起:无人起用。
大忠心:伟大的忠诚之心。
- 翻译
- 那曾经茂盛的竹子如今已枯萎,贤明的公帝对它的思念却依然深厚。
即使它已经倒下,无人起用,但至今还有谁知道它那伟大的忠诚之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和对逝者的尊崇之心。"已枯断竹钧私被"中的"竹钧"常用来比喻朋友或知己,"私被"则暗示了某种隐秘的关系或者是私人之间的情谊。这里的"已经枯萎断裂"表达了一份深切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既没贤公帝念深"中的"贤公"通常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物,而"帝念"则表现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既没"可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或者是某种事物的消失,但这种思念却依然深刻。
第三句"仆木偃禾如不起"中的"仆木"形容树木倒伏,"偃禾"则形容庄稼被压而不能成长。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力量无法伸张的无奈感,也可能隐喻着某种美好事物因外力影响而无法再现。
最后一句"至今谁识大忠心"中,诗人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怀念和赞扬。"至今"强调了这种怀念之情历久弥新,而"谁识"则反映出世人难以理解或认可这种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思念和对其品德的崇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其四
木种十年计,苓培千岁根。
三生疑宿植,九殒志酬恩。
远送竟须别,百怀难具论。
任安穷自分,义不辱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