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村娃(cūn wá)的意思:指乡村中的小孩子,也用来形容土气、纯朴的人。
近午(jìn wǔ)的意思:指接近中午的时间,也可以指接近某个时刻或阶段。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榕树(r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志向坚定,不可动摇。
上面(shàng miɑn)的意思:指对高山的崇敬和敬畏之情,比喻对高人或高尚品质的人的敬仰和崇拜。
时样(shí yàng)的意思:指时光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梳裹(shū guǒ)的意思:形容衣着整洁,打扮得体。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行天(x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操纵天地之力,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缁尘(zī ché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纯粹,不受外界诱惑或玷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乡村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日常景象与人物风貌。
首句“赤日行天近午炊”,以“赤日”形容夏日炽热的阳光,仿佛太阳在天空中行走,接近中午时分,炊烟升起,预示着农家正忙碌于烹饪午餐。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生活情境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温馨的氛围。
次句“缁尘上面鬓如丝”,转而描写农夫的形象。在烈日下劳作,汗水与灰尘混杂,使得鬓发显得格外凌乱,如同细丝般交织。这一细节刻画了农夫辛勤劳作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朴实无华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村娃时样闲梳裹”,描绘了一群乡村儿童在闲暇时梳妆打扮的情景。这里的“时样”指的是当时流行的样式,孩子们在玩耍之余,也不忘整理自己的仪容,展现出他们天真烂漫的一面。
最后一句“榕树阴中擘荔枝”,将视线转向一片绿意盎然的榕树林。孩子们在树荫下剥食新鲜的荔枝,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与甜蜜。这一场景不仅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也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代乡村生活的日常片段,既有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也有对儿童纯真快乐的颂扬,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碧玉洞
杖策恣邀游,相从在浚谷。
洞口白云生,天际岩如屋。
瀑布挂崖间,飞空作碧玉。
长侣江流声,还如烟雾簇。
幽人获其趣,仰卧观不足。
采彼涧中蒲,泛觞石泉曲。
吹笙应空山,幽响恒相逐。
往笑任所之,沿流揽秋菊。
共唱紫芝歌,遥慕绮与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