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底止(dǐ zhǐ)的意思:指底细、底数,也指底终、底限。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堕落(duò luò)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败坏,道德沦丧。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鳏官(guān guān)的意思:指没有儿子的官员。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怀耻(huái chǐ)的意思:感到羞耻和愧疚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荣仕(róng shì)的意思:指受到尊荣和重视的人,也指在官场或职场中地位高的人。
世纷(shì fēn)的意思:指世间纷纷扰扰、纷乱不安的状态。
溯风(sù fēng)的意思:逆着风向行进或追溯风的方向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无底(wú dǐ)的意思:没有底部,没有底线。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的《和陶饮酒》系列之一的第十九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荣华的不屑,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首句“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于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渴望,同时也对官场的荣华富贵持有鄙视的态度。接下来,“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则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闲适生活状态,即在没有公务缠身的时候,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然而,“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转折之处,诗人似乎对自己的这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产生了自责和羞愧,意识到自己在面对世俗压力时的无力和逃避,并为此感到羞耻。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画面,秋风中诗人的心境随着视野的开阔而变得深远,思绪也随风飘荡至千里之外。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视野和思考,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无垠的天地之中,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这种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坚持,即使面对诱惑和困境,也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坚守自我,不坠青云之志。而“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则强调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认为不应依赖于外在的时光流逝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是要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来实现自我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远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枇杷树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
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送灵武范司空
上略在安边,吴钩结束鲜。
三公临右地,七萃拥中坚。
旧垒销烽火,新营辨井泉。
伐谋师以律,贾勇士争先。
塞迥晴看月,沙平远际天。
荣薰知屈指,应在盛秋前。
从叔将军宅蔷薇花开太府韦卿有题壁长句因以和作
环列从容蹀躞归,光风骀荡发红薇。
莺藏密叶宜新霁,蝶绕低枝爱晚晖。
艳色当轩迷舞袖,繁香满径拂朝衣。
名卿洞壑仍相近,佳句新成和者稀。
汉上题韦氏庄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