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酬刘柴桑》
《和酬刘柴桑》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芝菌云气不屑生道周。

紫兰本孤芳,抽茎待素秋

独有大宛麻,扶疏西畴

八谷性虽良,能复胜此不。

服食子房赤松岂堪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谷(bā gǔ)的意思:八种谷物,指丰收富裕。

不屑(bù xiè)的意思:对于某事或某人感到不屑一顾,不把其放在眼里。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大宛(dà yuān)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服食(fú shí)的意思:服从、顺从、听从。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生道(shēng dào)的意思:指生活的道路,人生的道路。

素秋(sù qiū)的意思:指纯朴、淳厚、不加修饰的秋天。

西畴(xī c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常人,突出出众。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芝菌(zhī jūn)的意思:比喻人才、能力出众。

子房(zǐ fáng)的意思:指妻子的房间,也用来形容妻子的美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花异草,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首句“芝菌含云气,不屑生道周”以芝菌为喻,象征着超凡脱俗之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接着,“紫兰本孤芳,抽茎待素秋”赞美紫兰的高洁品质,期待在素秋时节绽放其独特的美丽。随后,“独有大宛麻,扶疏绕西畴”描绘了大宛麻的茂盛生长,环绕在广阔的田野间,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八谷性虽良,能复胜此不”则将大宛麻与常见的八谷作物进行对比,强调大宛麻的独特价值。最后,“服食嗤子房,赤松岂堪游”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讽刺与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子房与赤松分别指汉初的张良和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诗人认为他们所追求的隐逸生活并不值得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独特植物,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自然和谐以及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春风袅娜·其一上元王胥庭司马召饮观剧

喜良宵烟月,依旧清平。花市暖,晚风轻。

有尚书、好客堂开帘捲,故人欢笑,妆点春城。

百宝珠轮,九枝青玉,绛烛高烧列画屏。

琥珀光浮千日酒,赤瑛盘荐五侯鲭。

谁把燕山旧事,移宫换羽,倩优孟、谱入新声。

红牙串,紫鸾笙。歌喉未歇,客欲沾缨。

梦里功勋,休嗟陈迹,眼前杯酌,且尽平生。

种槐庭院,看年年无恙,红灯绿醑,快聚良朋。

(0)

满江红·其九雄州感旧

浈水渐渐,几番历、兴亡今古。

伴戈船羽檄,珠帘歌舞。

总角曾看瘐岭月,白头更听凌江雨。

问当年、城郭旧衣冠,皆黄土。翻翡翠,银塘去。

回紫燕,雕梁语。叹春风一样,朝朝暮暮。

天许远来星汉客,不堪往事伤心数。

怪海南、夙世有何缘,游重补。

(0)

千秋岁·其二和酬王丹麓五十一自寿韵

琴书日换。长啸凌天半。龙卧处,烟云变。

文传京洛贵,酒兑余杭贱。

春色好,飞花红缀堆床卷。

溪上斜阳晏,两耳松声乱。蛮触事,惟消叹。

自馀尘土梦,遥缔神交愿。

歌一曲,翠蓬东望明霞幻。

(0)

长相思.闺情

苔满庭。草满庭。雨打梨花户半扃。相思魂梦惊。

计归程。望归程。绿遍汀洲杜若生。天涯杜宇声。

(0)

卜算子.冬夜不寐

画角断谯楼,珠斗横仙阙。

榾柮无烟午夜长,茗碗分香雪。

漏结翠壶冰,被展青绫铁。

毕竟教人懒去眠,立尽梅花月。

(0)

酹江月·其二挽玉田李先生

乾坤扰扰,算人间、换了几番华发。

一夜雪痕埋短屐,不见玉田行乐。

鹤梦难醒,梅魂未返,诗景谁商略。

溪山无主,西风千古寒索。

南望十里龟山,牛眠有冢,草树迷狐貉。

一滴重泉知道否,有酒无人同釂。

今古斜阳,往来樵牧,枯木寒鸦落。

临风怀感,登高时望城郭。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