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病起》,通过对秋风中独病的老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人生的感悟。首句“今日秋风里”点明了季节和环境,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何乡一病翁"则表达了病者的漂泊无依,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力微须杖起"写出了病体衰弱,行动不便,但诗人仍试图凭借拐杖支撑起身,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心在与谁同"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人能共情分担,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
"灾疾资千悟",诗人将疾病视为人生的磨砺,促使他有了深刻的领悟,可能是指对生死、世事的洞察。"冤亲并一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领悟,表示无论亲朋怨恨,都已看破放下,达到超脱的心境。
最后两句"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早衰是常态,即使经历多次挫折,也不应视为绝路,体现了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和豁达的人生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病者自况,寓哲理于日常,展现出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超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