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谁 将 宋 /王 安 石 谁 将 石 黛 染 春 潮 ,复 捻 黄 金 作 柳 条 。西 崦 东 沟 从 此 好 ,笋 舆 追 我 莫 辞 遥 。
- 注释
- 石黛:古代女子用来化妆的青黑色矿物颜料,这里代指绿色。
染:给...上色。
春潮:春天的江水上涨。
复:再,又。
撚:搓,揉。
黄金:贵重金属,这里可能象征着珍贵或华丽。
作:制作,搓成。
柳条:柳树的枝条,比喻柔韧或轻盈。
西崦:西山,泛指远处的山脉。
东沟:东边的溪流或沟壑。
从此好:从此变得美好。
笋舆:竹制的小车,古代常见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
追我:追赶我,邀请我去。
莫辞遥:不要推辞路远。
- 翻译
- 是谁将石黛染绿了春天的江潮,
又把黄金搓成柳条般细长。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谁将石黛染春潮"一句,以问代答的形式,开启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石黛,即青色的矿物质料,在这里被用来比喻山川的颜色。春潮,则是季节变化中水流的生机。诗人巧妙地将静态的山色与动态的春水结合,展示了大自然在春天的勃勃生机。
"复撚黄金作柳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撚,意为捻转,黄金则是贵重之物,此处用来比喻柳条的柔美与金色的光泽。这两句结合起来,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春天山水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高超表现力。
"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西崦东沟,指的是山谷之间的风光。从此好,意味着景色之美在这之后愈发迷人。笋舆,即竹叶和车轮声,是诗人行走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声音。追我莫辞遥,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被这美丽景色所吸引,不忍离去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水景色的细致描写,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情感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伤思吟
碧云天末寒风起,吹乱宾鸿不成字。
远道音书那得闻,伤心滴尽相思泪。
泪痕界破腮上红,一点灵犀不可通。
惊破绿窗蝴蝶梦,月明砧杵闻丁东。
玉关此去三千里,离恨又从今日始。
自怜不及江上莲,两两红衣并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