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谁将》
《谁将》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谁将石黛春潮,复撚黄金柳条

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íjiāng
sòng / wángānshí

shuíjiāngshídàirǎnchūncháoniǎnhuángjīnzuòliǔtiáo

西yāndōnggōucónghǎosǔnzhuīyá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潮(chūn c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蓬勃发展的势头或气势如潮的景象。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石黛(shí dài)的意思:指女子用石榴石粉末涂成的红色胭脂。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西崦(xī y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睛大而明亮。

注释
石黛:古代女子用来化妆的青黑色矿物颜料,这里代指绿色。
染:给...上色。
春潮:春天的江水上涨。
复:再,又。
撚:搓,揉。
黄金:贵重金属,这里可能象征着珍贵或华丽。
作:制作,搓成。
柳条:柳树的枝条,比喻柔韧或轻盈。
西崦:西山,泛指远处的山脉。
东沟:东边的溪流或沟壑。
从此好:从此变得美好。
笋舆:竹制的小车,古代常见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
追我:追赶我,邀请我去。
莫辞遥:不要推辞路远。
翻译
是谁将石黛染绿了春天的江潮,
又把黄金搓成柳条般细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王安石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谁将石黛染春潮"一句,以问代答的形式,开启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石黛,即青色的矿物质料,在这里被用来比喻山川的颜色。春潮,则是季节变化中水流的生机。诗人巧妙地将静态的山色与动态的春水结合,展示了大自然在春天的勃勃生机。

"复撚黄金作柳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撚,意为捻转,黄金则是贵重之物,此处用来比喻柳条的柔美与金色的光泽。这两句结合起来,不仅形象地描述了春天山水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高超表现力。

"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西崦东沟,指的是山谷之间的风光。从此好,意味着景色之美在这之后愈发迷人。笋舆,即竹叶和车轮声,是诗人行走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声音。追我莫辞遥,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被这美丽景色所吸引,不忍离去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水景色的细致描写,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情感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猛虎行

落日暗深谷,酸风振孤城。

山子饥负嵎,耽耽谁敢撄。

伥鬼被渠役,地灵恣尔行。

目光夹双镜,怒尾竖一旌。

当途正择肉,依草饱食人。

於乎猛虎天所憎,假手会遣飞将军。

(0)

伤思吟

碧云天末寒风起,吹乱宾鸿不成字。

远道音书那得闻,伤心滴尽相思泪。

泪痕界破腮上红,一点灵犀不可通。

惊破绿窗蝴蝶梦,月明砧杵闻丁东。

玉关此去三千里,离恨又从今日始。

自怜不及江上莲,两两红衣并头死。

(0)

春游曲·其五

楼外江山丽,城边锦绣新。

春光浓似酒,醉杀浪游人。

(0)

海珠寺燕张克脩吴献臣·其一送克脩

炎海中间此放舟,江淮河济只浮沤。

悠悠共老风尘里,知是人间第几流。

(0)

三事堂·其二慎

三川岂无吏,大半风流仙。

独有王夫子,此心常凛然。

(0)

玉堤柳·其一

我行玉堤东,静观玉堤柳。

乾坤造化心,千古谁能剖。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