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闻笛》
《秋夜闻笛》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见(bái jiàn)的意思:没有白费功夫、没有白受苦。

长笛(cháng dí)的意思:指长而狭窄的笛子,比喻言辞犀利、直截了当。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回老(huí lǎo)的意思:回到老家、回到故乡

栏杆(lán gān)的意思:指用来围住或限制某个区域的栅栏或护栏。也比喻对某个范围或领域进行限制或阻碍。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石栏(shí lán)的意思:石栏是指用石头建造的栏杆,比喻坚固、稳定。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鉴赏

这首《秋夜闻笛》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天空月白见峰峦”,以月光为背景,勾勒出一片清冷而明亮的夜空,峰峦在月光下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次句“桥下泠泠秋水寒”,将视线转向下方的桥梁,流水潺潺,秋意渐浓,水面上泛起丝丝凉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

第三句“长笛惊回老蛟梦”,通过长笛声的突然响起,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仿佛唤醒了深藏于水底的古老蛟龙,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一句“道人独倚石栏杆”,描绘了一个道人独自站在石栏杆旁,倾听长笛声的情景。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人物的孤独与超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谐与心灵平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景色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洪泽

东流泽受群流广,远近云飞倒影过。

万古蛟龙深处有,太阴雷雨四时多。

牙船实欲通淝水,锦䌫虚疑转汴河。

会整废田重灌溉,楚农齐唱有年歌。

(0)

寄陆大夫

寄语金渊陆大夫,归田相府竟何如。

提兵劫取已非矣,纵火烧残岂义欤。

百口丧身端自尔,千钱酬直殆欺余。

放翁旧隐佳山水,剩好归欤理故书。

(0)

畏雨不出简张端袤昆仲符伯寿诸兄

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间万口喧春蚕。

子来自南我自北,缭绕东西厌匍匐。

块坐不言中有得,谷鸟一声惊昼息。

翻然却念友多闻,独有君家好弟昆。

啸轩团团朝至昏,古往今来入讨论。

兴来握手眇乾坤,一鼓平沙万马奔。

隔墙更唤符夫子,青眼相看忘汝尔。

金丸屡堕铜壶冰,欲竟书囊了无底。

不辞勇往问荀陈,脩竹亭前一欠伸。

朝来好语闻行人,老龙驾雨上天津。

(0)

夜梦续句

大化赋群有,脩短亦天只。

彭殇谁得失,鹏鴳均适己。

我今识其然,昏旦视生死。

青青竹篱下,不种桃与李。

老荠怙春柔,丛蒿荐芳旨。

耘锄藉人力,四时自终始。

属餍幸朝夕,过计胡为尔。

勿笑赵孟偷,甚矣吾衰矣。

(0)

挽太平赵倅三首·其三

当年垂橐叩天阍,自笑唯馀舌尚存。

下榻勤君延孺子,加餐愧我异王孙。

归欤益轸门阑旧,至止频承笑语温。

一日佳城符吉兆,千年福地锁灵根。

(0)

和赵龙图鹿鸣宴韵二首·其二

预宴当年记夙兴,笙歌堂上正和鸣。

别来几送龙门客,去后空题雁塔名。

麋鹿群中便野性,蜩鸠飞处笑云程。

羞肴也到茅檐下,磊块堆盘里社荣。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