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全文
- 鉴赏
这首《寒夜》描绘了一幅深夜雨后,寒气渐浓,孤灯昏暗,霜花飘落的凄清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夜的独特氛围。
首句“雨过幽庭寒气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雨后,庭院中弥漫着更加浓厚的寒意。这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寂,也暗示了情感的低沉。
次句“残灯无焰落霜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残灯已无光焰,只能看到霜花缓缓落下,既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象征着生命的微弱与脆弱。
第三句“浮云与月何嫌怨”,将视角转向天空,通过“浮云”与“月”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思。云遮月,看似是自然界的常态,却引发了诗人对于“嫌怨”的疑问,暗含了对世间不公的感慨。
最后一句“才得明时又被遮”,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也是全诗主旨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光明与遮蔽之间的矛盾,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总有光明与阴影并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寒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