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分行(fēn háng)的意思:指在行列中分开或分散,指行列不整齐或人群分散。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检点(jiǎn diǎn)的意思:谨慎行事,严守分寸,不放肆。
孔颜(kǒng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神情苍白无血色。
漫道(màn dào)的意思:漫无边际的道路,形容非常宽广或没有限制的道路。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且住(qiě zhù)的意思:暂时停下来,不要急于行动或下结论。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相娱(xiāng yú)的意思:互相取乐、互相娱乐。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且(xíng qiě)的意思:行走,前进,继续
颜乐(yá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笑容满面。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也得(yě de)的意思:表示无论如何,总得,必须。
真吾(zhēn wú)的意思: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本性
拄笏(zhǔ hù)的意思:拄笏是指古代官员在行进中所用的一种仪仗,用于拄着、扶持行走。引申为扶持、支撑、依靠。
拄笏看山(zhǔ hù kàn shān)的意思:用手杖拄着拐杖,登高远望。
- 鉴赏
这首《西江月·其三》是沈尹默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眼底凭谁检点,案头费甚工夫",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和繁琐事务的厌倦,暗示了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天然风月见真吾",意味着他向往自然,认为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
"漫道孔颜乐处",诗人引用孔子和颜回的快乐之道,表示不必过于执着于传统的道德规范,而是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快乐源泉。"拄笏看山也得,乘桴浮海能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愿意放下束缚,享受简单生活,无论是欣赏山水,还是面对未知的海洋,都充满可能性。
最后两句"人生何处不相娱。随分行行且住",传达出一种随缘自在的人生态度,认为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乐趣,无需强求,可以随时停留,享受当下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词体现了沈尹默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道
长安大道八达分,道旁甲第连青云。
夜月长明七贵宅,春风偏在五侯门。
贵侯势焰不可炙,烈火射天天为赤。
家僮尽卫明光宫,侍史皆除二千石。
一朝盛衰忽颠倒,夜月春风亦相笑。
凤笙龙管坐不来,又向东家作新调。
东家车马日已多,向来宾从无经过。
贵贱交情总如此,翟公何事叹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