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似甚明,自逝夫谁欺?
死状竟何如,试为吾言之。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奔驰(bēn chí)的意思:指快速奔跑,形容行动迅速、疾驰的意思。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古者(gǔ zhě)的意思:指古代的人,古代的事物,也可指古代的人物、文化、风俗等。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漆园(qī yuá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境地美好而幽静,宛如置身于漆园之中。
潜移(qián yí)的意思:潜移指的是不知不觉地改变或转变。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形(wàn xíng)的意思:形态万变,变化多端。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与地(yǔ dì)的意思:与地意为与地面平行,指高度低,地位低下。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哀小乙(其五)》。诗人通过对天地、生死、人生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宇宙冷漠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地独不变”揭示了诗人对于永恒不变的天地自然的疑问,他质疑这种不变是否足以解答他对生死变迁的困惑。接着,“生死亦潜移”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生死的不可逆性,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人生时苦短,古今渺无涯”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长河的感慨,认为人的存在在这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诗人批评道:“昧哉漆园叟,无生尔何知”,暗指庄子虽主张无生,但对生命的体验和理解仍有局限。
“旁观似甚明,自逝夫谁欺?”诗人反思,即使旁观者看似明白生死道理,但当自己面临死亡时,又有谁能欺骗自己逃避这一事实呢?他将日月比喻为自己的灵魂,山川为自己的肉体,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的执着。
最后,诗人感叹造物主对万物并无偏爱,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奔忙。“死状竟何如,试为吾言之”直接向读者提问,试图寻求对死亡本质的解答,体现出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深深思索。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的生死体验,探讨了宇宙、生命和死亡的哲学议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