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竹枝词十三首·其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秋景图。首句“鲍家桥畔柳千枝”,以“鲍家桥”点出地点,以“柳千枝”展现桥畔柳树繁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接着,“霜下芙蓉冷鸭儿”,将视角转向水中,霜降后的荷花显得格外清冷,与游弋其中的鸭子形成鲜明对比,画面感十足。
后两句“多着长裙憎传粉,琴台高处看迎旗”,则通过人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女子穿着长裙,可能是在欣赏这美丽的秋景,对化妆(传粉)似乎有些厌烦,暗示了她对自然美的纯粹追求。站在高处的琴台,不仅可以看到远处的旗帜,也象征着诗人的视野开阔,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和审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秋日风情,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理解。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卢师东谷怀城中诸友
契阔遽如许,淹留空复情。
天遥一鹤上,山合百虫鸣。
异俗嗟何适,冥栖得此生。
平居二三子,今夜隔重城。
己未行
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城五更大地作。
卧者颠衣起若吹,起者环庭眩相愕。
室宇无波上下摇,乾坤有位东西却。
自我南来睹再震,初震依微不今若。
昨朝展席坐堂上,耽玩图书静无觉。
堂下群儿又惊报,方馔饔人丧杯勺。
栉者仓皇下床榻,门屋铿锵振铃铎。
祇今犹自腾妖讹,旦暮殊言共郛郭。
大家夜卧张穹庐,小家露坐瞻星落。
焉知怪变不可屡,安巢尽有南飞鹊。
昔闻上帝忧瀛洲,亲敕巨鳌十二头。
特为群臣举首戴,万古不与水东流。
岂其九州亦类此,此事或诞或有由。
上帝甚神吾甚愚,戴者勿动心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