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语响空村,复入烟中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首句“秋月雨后清”,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状况。秋月在雨后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明亮,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接着,“钟声烟际树”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仿佛是从烟雾缭绕的树梢间飘来,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氛围。钟声与自然界的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响效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人语响空村”描绘了村落中的生活场景。虽然人声嘈杂,但在这宁静的夜晚,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回荡在空旷的村庄之中。这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生机,又与前文的清幽形成了对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一句“复入烟中去”,则以动态的手法收束全诗。随着人声的消失,似乎连同那片烟雾一同融入了夜色之中。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布局,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景象,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春日有怀
病怀因酒恼。依稀梦里,吴娃娇小。
金缕歌残,人去月斜云杳。
怕见栖香燕晚,又怕听、啼花莺晓。庭院悄。
生衣欲试,风寒犹峭。
窈窕青粉墙低,送影遇秋千,蓦然间笑。
半朵棠梨,微露凤钗红袅。
近日琴心倦写,更远信、西沉青鸟。虚负了。
花月一春多少。
沁园春.壬子和人为寿用止酒韵
身世飘零,勋业何成,鬓华渐生。
记去年欢笑,遨游帝里,今年憔悴,卧病江城。
直道难行,浮名识破,正要生平两眼明。
心无歉,但世间公论,自有人评。竹风萧飒初停。
算何境、能如梦境清。
问命之穷达,三杯酒软,身之去就,一叶舟轻。
毁誉从他,醉醒在我,赢得篷窗听雨声。
秋江上,更莼鲈无限,鸥鹭多情。
水龙吟.戊午春咏杏花
雪香飞尽江梅,上林桃李寒犹掯。
墙头惊见,枯枝闹簇,生红初喷。
嫩绿亭台,新晴巷陌,清明相近。
甚等闲句引,狂蜂戏蝶,早不管,人春困。
不怕蜡痕轻褪。怕东风乱飘残粉。
琐窗犹记,双鹅细剪,一簪幽恨。
骏马如飞,流光似箭,归期难准。
料黄昏微雨,盈盈泪眼,把燕脂揾。
沁园春.谢王巨川侍郎以澹游所书扇见惠
四海黄花,文采风流,于今尚存。
直澹翁诗句,大羹玄酒,名家书法,流水行云。
泗上青山,枫林丹叶,书破晴空月一轮。
余尝见,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谢君雅意殷勤。
便付与同僚更可人。
爱紫筠真节,柄才到手,轻罗缟面,影不离身。
纵使当年,石城风起,不怕庾公千丈尘。
难忘处,正午天如火,凉满衣巾。
沁园春.游孤山寺寄姜中丞
若论西湖,颍川汝阴,俱难似之。
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
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
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淡妆浓抹相宜。
道不独晴奇雨亦奇。
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
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
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
沁园春
老子当年,壮志凌云,巍科起家。
被尘嚣沸耳,鏖成重听,簿书眯眼、攻作昏花。
天上归来,山中绝倒,部曲黄牛鼓吹蛙。
闲宫好,判园丁牧竖,一日三衙。平生几度天涯。
恰舣住飘飘泛海槎。
向竹林苔径,时来教鹤,山泉石鼎,自为烹茶。
庭下花开,楼头雨霁,尽着春风笑鬓华。
功名事,问西山爽气,多少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