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
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
半阴(bàn yīn)的意思:形容不明不暗、不彻底的情况。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轻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微风,轻柔的风。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神蔡(shén cài)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超群出众。
水沫(shuǐ mò)的意思:形容事物虚浮、不牢固、不可靠。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无劳(wú láo)的意思:指不需要劳动、付出辛苦就能达到目的或得到好处。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这首《纳凉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于池塘边纳凉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
首句“斜日晚骎骎”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池塘生半阴”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半阴的池塘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凉的画面。
“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选择在高大的梧桐树旁避暑的情景,轻柔的微风不时拂过衣襟,带来一丝丝凉意,让人感到舒适惬意。
“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中,“落花”与“惊蝉”形成对比,前者静美,后者动态,共同营造出夏日傍晚的生机与活力。“就影”与“失林”则巧妙地表现了光影变化与生物活动的瞬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描绘了水中游鱼戏水,荷叶上的小动物或昆虫活动的场景,通过“吹水沫”和“上荷心”这两个细节,展现了生命的灵动与和谐共存的美好。
“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则将视角转向竹林与果实,翠绿的竹子与红色的枣子相互映衬,不仅色彩鲜明,也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最后,“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暗示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纳凉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金张第宅连云树,凤筦鹍弦语春雾。
尊前月落人未眠,门外乌啼天欲曙。
秋风萧萧吹客衣,堂上主人胡不归。
雕垣粉剥野鼠窜,夹道草深官马稀。
呜呼蜉蝣朝生悲暮死,荆卿长歌手挟匕。
鹿门乃有庞德公,白头采芝近乡里。
静室似僧庐,绝与黄尘隔。
引雀喜留黍,惜苔懒穿屐。
有时倚幽轩,情境一何寂。
只有岩华飞,随风亦无迹。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
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
试问夜何其,鸟喧自知更。
谁探千载意,寂默乃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