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刘 学 录 惠 诗 宋 /陈 宓 清 时 自 昔 有 闲 人 ,不 独 巢 由 作 外 臣 。圣 宋 每 容 求 退 士 ,名 公 多 得 自 由 身 。年 将 六 十 仍 衰 病 ,才 乏 锱 铢 过 忝 尘 。若 待 挂 冠 年 事 至 ,伊 谁 尽 得 七 旬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巢由(cháo yóu)的意思:巢由意指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多得(duō de)的意思:得到很多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冠年(guān nián)的意思:指某个年份是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巅峰或最好的一年。
名公(míng gōng)的意思:指有名望、有才能的人。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求退(qiú tuì)的意思:请求退避、退缩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退士(tuì shì)的意思:指因为不满现状或受到挫折而主动辞去官职或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
外臣(wài chén)的意思:指国家中的官员或臣子背离忠诚,效忠外国势力,出卖国家利益。
闲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没有事情做或者没有正当工作的人。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有闲(yǒu xián)的意思:闲暇、空闲。
由身(yóu shēn)的意思:指凭借自身的力量、智慧或能力。
锱铢(zī zhū)的意思:形容非常计较小事情,一点儿也不肯放过。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作外(zuò wài)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不受限制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或本领。
自由身(zì yóu shēn)的意思:指没有受到束缚、约束的状态或身份。
- 注释
- 清时:太平盛世。
巢由:古代隐士巢父和由余。
外臣:隐居不做官的人。
圣宋:圣明的宋朝。
求退士:愿意退隐的人。
自由身:不受束缚的生活。
衰病:身体衰弱多病。
才乏:才能匮乏。
过忝尘:勉强糊口。
挂冠:辞职,挂冠归隐。
七旬春:七十岁的春天,指长寿。
- 翻译
- 在清平盛世自古就有闲人,不只是巢父、由余选择做隐士。
在圣明的宋朝常常接纳愿意退隐的人,名流们大多能拥有自由的生活。
年纪将近六十仍然体弱多病,才能微薄只能勉强糊口。
如果等待辞官的年纪到来,又有谁能真正享受到七十岁的春天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题为《谢刘学录惠诗》。诗中表达的是对清平盛世中退休之人的赞赏和感慨。首句“清时自昔有闲人”,点明了在太平盛世,有一些人选择淡泊名利,过着悠闲的生活。诗人提到巢父与许由,他们是古代的隐逸高士,以此来象征那些自愿退出官场的人。
接下来的“不独巢由作外臣”进一步强调,这种选择并非仅限于巢父和许由,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圣宋每容求退士,名公多得自由身”则赞扬宋朝宽容的态度,允许有才能的人主动请求退隐,让他们能够享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人接着感慨自己的境况,“年将六十仍衰病,才乏锱铢过忝尘”,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且身体衰弱,但仍感到才疏学浅,未能做出更多贡献的谦逊之情。最后两句“若待挂冠年事至,伊谁尽得七旬春”以假设的方式,设想如果等到真正退休的年龄,恐怕难以享受到完整的七十个春天,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了宋朝时期士人对于退隐生活的理想和现实考量,展现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阶段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襄阳歌
十年著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彷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托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大菊
菊名何大为谁开,子结秋丛是药材。
若用催生功不小,请尝便可见婴孩。
芰荷香.中秋
过横塘。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
月娥有意,暮霭收尽银潢。
一轮高挂,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气爽天凉。
露凝玉臂,风拂云裳。
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
自家活计,幸有无限珍藏。
大千世界,静极后、普现十方。圆明不损毫芒。
精神会处,独坐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