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诚夫母夫人》
《挽王诚夫母夫人》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雍雍瑟配琴,诗礼青衿

四举一门事,三迁平日心。

桂枝方日长,萱草春深

咫尺青山里,萧然古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wángchéngrén
sòng / céngfēng

yōngyōngpèiqínshīqīngjīn

ménshìsānqiānpíngxīn

guìzhīfāngchángxuāncǎochūnshēn

zhǐchǐqīngshānxiāoránj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青衿(qīng jī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服装,也用来形容年轻人。

三迁(sān qiān)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多次变动,也可用来形容心思不定,不安定的状态。

诗礼(shī lǐ)的意思:诗礼是指诗歌和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诗指的是古代的诗歌作品,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规范。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萱草(xuān cǎo)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雍雍(yōng y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宏大。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为悼念王诚夫母夫人所作,以琴瑟和诗礼为引,描绘了夫人的教养与品格。"雍雍瑟配琴"象征着夫人的高雅音乐修养,"诗礼五青衿"则体现了她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穿着青色衣襟,举止端庄有礼。

"四举一门事"暗示夫人操持家务,尽心尽力,"三迁平日心"则表达了她对家庭的默默付出和内心的平静。"桂枝方日长"寓意夫人的美德如桂树般经久不衰,"萱草已春深"则寓言她的慈爱如同春天的萱草般深沉而温暖。

最后两句"咫尺青山里,萧然隔古今",通过青山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对夫人虽已离世,但其精神犹在,仿佛跨越时空,依然与家人相伴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并赞美亡母夫人的挽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和喜雨

望岁忧农事,为霖属柄臣。

吁嗟动云汉,精祲验天人。

霏雾凝空曲,雄风激水滨。

驱除断炎燠,洒埽净埃尘。

势欲翻河海,声疑过鬼神。

山川共秀发,穹壤划清新。

庶物含生意,元和倚大钧。

穴蛟深奋角,辙鲋默翻鳞。

雷电天威远,耕桑帝力匀。

依然四时正,好在万家春。

会府开清旦,高堂引庆宾。

沃焦心有待,濯热正无伦。

蒸础遗占信,随轩旧史真。

京师并福润,爻象在经纶。

舞罢看佋服,谈馀识垫巾。

新诗追大雅,舆诵洽烝民。

单袷寒仍薄,清和气已震。

晴晖明旭日,霁色卷高旻。

亹亹希前哲,凄凄幸及辰。

阳秋书闵雨,一颂鲁公仁。

(0)

寄王二十

昔借君家杜甫集,无端卧疾不曾编。

近从霅上吴员外,复得遗文数百篇。

夫子删诗吾岂敢,古人同疾意相怜。

新书不惜传将去,怅望秦城北斗边。

(0)

独宿直舍

谈笑从容宫漏稀,高轩去尽掩重扉。

风含玉宇霜威劲,月上疏窗烛影微。

周卫相望諠夕警,炉香不断护朝衣。

尘躯更觉仙山峻,旅梦端从江海归。

(0)

次韵四叔父出守新定寄欧阳一首

勾吴半在海山中,闻道驱车更向东。

旧治空传汉都尉,遗民无复楚诸熊。

文章老去轻时辈,势利恬来付觉雄。

卧理便应长闭阁,一方还见古人风。

(0)

送司马倩赴权官平凉尉

将女随郎过渭城,正如前曰武陵行。

当时底事伤离别,今日安知隔死生。

渺渺平波侵汉苑,累累高冢厌秦京。

登临感慨寻常事,何况衰年父子情。

(0)

圣俞挽词

孤宦众人后,空名三十年。

交游一时绝,诗笔四方传。

归旐江湖永,藏书日月边。

应封史通子,他日慰穷泉。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