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卓刹竿,悬幡更悬镫。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
这首清代诗人镜明的《口占示徒》以禅宗修行的意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庭中卓刹竿",卓刹竿是佛教中的标志,象征着佛法高洁,矗立在庭院之中,引导弟子们的修行之路。"悬幡更悬镫",幡与镫皆为禅修道具,幡代表智慧之光,镫则寓意内心明净,两者共同照亮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镫明大千界,幡引最上乘",灯笼的光明照亮了整个宇宙(大千界),而幡则引领追求最高境界的修行者。"门外河之水,照面复照心",门外流淌的河水如同镜子,既映照出修行者的外在形象,也反映出其内在的心境。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这里强调的是,修行者不必过于在意外在的皱纹(象征世事沧桑),重要的是深化内心对佛法之道的理解和实践。整首诗寓教于景,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禅修的意境和修行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