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翻手云,亦可覆成霪。
旱犹半有获,此雨却为祲。
尔既萌此念,天亦偿尔甘。
劝尔休怨咨,听天莫天贪。
眈眈(dān dān)的意思:形容贪婪、垂涎欲望强烈的样子。
翻手(fān shǒu)的意思:翻手是指手掌向上翻转的动作,比喻转变态度或立场。
甘霖(gān lín)的意思:指甘甜的雨水,比喻及时而丰富的帮助或恩惠。
过足(guò zú)的意思:满足,过多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冀幸(jì xìng)的意思:希望得到幸福和安宁的愿望。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咎征(jiù zhēng)的意思:指受到责备或惩罚。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民有(mín yǒu)的意思:指人民共同拥有的财产、权益。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求雨(qiú yǔ)的意思:祈求雨水的意思,比喻迫切需要某种东西。
人理(rén lǐ)的意思:指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或自然界的规律。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幸心(xìng xīn)的意思:指心情愉快、满意、安心。
芽蘖(yá niè)的意思:指植物的幼芽和新梢,比喻事物的初生或初露头角的状态。
秧针(yāng zhēn)的意思:指善于观察、分辨事物的眼力。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怨咨(yuàn zī)的意思:指怀恨在心,心存不满。
怨苦(yuàn kǔ)的意思:形容心中有怨恨和痛苦。
征应(zhēng yīng)的意思:指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或报应。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租赋(zū fù)的意思:租赋指的是古代政府对土地和田赋进行征收的制度。在现代语境中,租赋常用来比喻对人民或企业征收高额税费。
这首诗《咨雨》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对雨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谷熟尚求雨”,开篇即点明农民对雨水的渴望,谷物成熟之时,他们期盼着雨水的到来,以滋润土地,促进作物生长。接着,“民有冀幸心”进一步揭示了农民内心的期待与希望,他们心中充满对雨水的祈求和侥幸心理。
然而,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提出疑问:“岂知翻手云,亦可覆成霪。”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气的变化比作翻手之间,暗示了雨水的不确定性,有时带来的是干旱的缓解,有时却可能成为灾害。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给农民带来了喜忧参半的感受。
接下来,“旱犹半有获,此雨却为祲”描述了雨水对不同情况的影响。在干旱中,即使只有部分收获,也令人欣喜;但突如其来的雨水,却可能成为灾害,对作物造成损害。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复杂情感。
“苗既秀而实,芽蘖复秧针”则描绘了雨水对作物生长的正面影响,雨水滋润了作物,使得它们茁壮成长,结出果实。然而,“惜哉稼穑宝,全付泥沙沉”又表达了对雨水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的担忧,担心雨水过多会淹没作物,导致损失。
“江南六月地,一雨皆黄金”这一句赞美了雨水对于江南地区的重要性,如同黄金一般宝贵。然而,紧接着的“如何怨苦潦,曾是祁甘霖”则提出了对农民抱怨天气的反思,指出即使是看似痛苦的暴雨,也曾被视作恩赐。
最后,“我闻咎征应,天人理宜参”表达了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认为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当相互理解与适应。“嗟尔愿太奢,租赋意眈眈”则批评了农民对雨水的过度期望,以及对租税的贪婪心态。“尔既萌此念,天亦偿尔甘”暗示了自然对人类行为的回应,强调了因果报应的道理。“人苦不知足,过足更何堪”再次强调了满足与贪婪之间的区别,告诫人们不应贪得无厌。“劝尔休怨咨,听天莫天贪”则是对农民的劝告,鼓励他们接受自然规律,顺应天命,而非一味抱怨或贪婪。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