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兰》
《题画兰》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不画凡花只画兰,丰神无异作书难。

如今也看??好,笑未当初学牡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凡花(fán huā)的意思:平凡的花朵

丰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鉴赏

这首《题画兰》由清代诗人缪公恩所作,通过描绘兰花的画作,巧妙地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句“不画凡花只画兰”,开篇点明了画作的主题——兰花。兰花以其高洁、雅致的形象,成为了艺术家们钟爱的题材。接下来,“丰神无异作书难”一句,将画兰与书法相提并论,暗示了兰花在画家笔下所展现出的神韵与书法中的笔力一样,都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底才能完美呈现。这里“作书难”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画兰的不易,强调了其艺术价值。

后两句“如今也看??好,笑未当初学牡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如今也看??好”,可能是指现在的人们开始欣赏兰花之美,不再仅仅局限于牡丹等传统花卉。后半句“笑未当初学牡丹”,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过于追求牡丹等大众化花卉的反思,暗示了艺术创作应该追求独特性和内在美,而非盲目跟风或追求表面的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兰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兰花的高雅气质,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即艺术应追求独特性与内在美,不应盲目追求流行与表面的华丽。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咏左伯桃羊角哀

古有二烈士,羊左哀与桃。

结交事游学,心若胶漆牢。

远闻楚王贤,待士皆英髦。

负笈首燕路,不惮千里劳。

行行及梁山,雨雪填岩胚。

途穷食不继,饿口空嗷嗷。

无为俱死尔,原野涂身膏。

我留子独往,命各系所遭。

慷慨示一诀,并粮解衣袍。

僵坐空穴中,视死轻鸿毛。

角哀既仕楚,爵位联执羔。

顾怀交旧心,血泣声号咷。

王闻义其事,礼葬迁蓬蒿。

孤风激颓俗,千古清萧飙。

叔世忠义丧,友道皆滔滔。

平居论莫逆,握手相游遨。

利害一轧己,所得无秋毫。

挤壑又下石,反若豺狼嘷。

秦末馀耳辈,遇时方绎骚。

誓为刎颈交,名节初相高。

一旦成眦睚,亲勒兵相鏖。

斩馀泜水上,论功传子敖。

较此岂不愧,清议安能逃。

凛凛溧水傍,危坟望江皋。

蔚宗宰兹邑,梦睹斯人曹。

衣冠甚奇古,晤语开郁陶。

时示古祭文,百本皆旌褒。

其间记一二,花落空奠醪。

薄诉魏伦者,相侵意贪饕。

诘朝究其详,伦果邑之豪。

墓木合数抱,私欲挥斧刀。

移文禁采伐,表识严芟薅。

英灵俨如旧,虽久不闻韬。

哀我今之人,五交戒所操。

(0)

西湖亭

一泓泉色涨漪涟,窃号西湖几百年。

泛出芰荷钱万叠,洗开杨柳眼三眠。

雪鸥卧听禅僧磬,锦鲤行惊钓客船。

若比钱塘江上景,欠他十里好风烟。

(0)

淳于王歌·其一

肃肃河中育,育熟须含黄。

独坐空房中,思我百媚郎。

(0)

酬别诗

故人杯酒别,天清明月亮。

露下寒葭中,风起秋江上。

衣染潺湲泣,棹犯参差浪。

匕首直千金,七宝雕华装。

生离何用表,赖此持相饷。

(0)

兰亭诗二首·其一

庄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

(0)

寓题寄玉山

溪行何处是仙家,谷口逢君日未斜。

隔岸云深相借问,青松望极有桃花。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