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寒川(hán ch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冷的河流或水域。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甲仗(jiǎ zhàng)的意思:指甲兵,比喻力量薄弱、不堪一击的军队。
降奚(jiàng xī)的意思:指以文化、礼仪等方式使人心服,使人改变原有的行为或态度。
马垂(mǎ chuí)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的姿态低垂,没有精神。
漠北(mò běi)的意思:指远离中心地带、荒芜无人的北方地区。
骑射(qí shè)的意思:骑着马射箭。形容马上射箭的勇敢和矫健。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脱却(tuō què)的意思:摆脱、去掉。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战马(zhàn mǎ)的意思:指战场上的勇猛战马,比喻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骤马(zhòu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变化或出现。
- 注释
- 降奚:被征服的外族,这里指匈奴的一部分。
骑射:骑马和射箭的技能。
百馀匹:上百匹。
甲仗:铠甲和武器装备。
明:闪耀,此处指反射光芒。
寒川:寒冷的河流或水域。
煞单于:击败或杀死匈奴的首领单于。
薄暮:傍晚时分。
粗少年:粗犷或勇猛的青年。
骤马:快速驱马。
垂长鞭:挥动长长的马鞭。
脱却:脱下。
□剑:此处原文缺失,应为拔剑或持剑之意。
沦秋天:剑光如同深秋的冷水般清冷。
不敢出:不敢出来应战。
漠北:北方的大漠地区。
闭甲烟:战事结束,铠甲的尘烟也平息了,暗示和平。
- 翻译
- 被征服的外族人擅长骑马射箭,拥有上百匹战马。
铠甲和兵器在寒冷的河川中闪耀,霜冻覆盖着战场。
勇猛的将士准备斩杀匈奴首领,傍晚时分红旗迎风招展。
城墙边的粗犷少年,快马加鞭驰骋。
他们脱下战袍,挥舞长剑,剑光如秋水般凛冽。
匈奴军队不敢应战,北方大漠因此闭塞,战事尘封。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之战的英勇景象。开篇“降奚能骑射,战马百馀匹”两句,展示了将军武艺高强和强大的兵力,给人以威武不屈的印象。“甲仗明寒川,霜”以下两句,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片肃杀之气氛。诗中的“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几句,更是将军的英姿飒爽和勇猛果敢形象化地展现了出来。
而接下来的“脱却□□□,□剑沦秋天”则可能是在描绘战后之景,剑光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显示出战争结束后的那种冷静与坚定。最后两句“匈奴不敢出,漠北闭甲烟”,则是对整个战争结果的一种总结,表明了将军的胜利和对敌人的震慑。
整首诗通过对战场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人物英勇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边塞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边疆安宁、国力强盛的信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题顾螺舟小影
如此佳人,是王家养炬,谢家遏末。
三世貂蝉连北阙,年少东华释褐。
傅粉宫前,薰香殿侧,顾盼真英发。
临春结绮,旧游似有瓜葛。
而今零落堪怜,文园多病,赢得相如渴。
满目关河愁恨极,衰草浓烟涂抹。
醉矣堪呵,灰兮可溺,田也供人夺。
茫茫哀乐,四条弦子空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