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别苑(bié yuàn)的意思:指离开宫廷或官府,远离尘嚣,过着安静闲适的生活。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翠辇(cuì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翠色华贵的马车。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飞觞(f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或酒盏飞溅洒出酒来。比喻饮酒欢乐。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扈跸(hù bì)的意思:指君主出巡,车队行进。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连夕(lián xī)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夜晚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暮霭(mù ǎi)的意思:指夜晚时分的浓厚烟雾或浓重的云雾。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尚方(shàng fāng)的意思:尚方指的是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也代表着尊贵和权力。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于慎行在九月十三夜跟随皇帝至功德寺,与李渐庵大司寇、王忠铭、徐检庵等学士一同登金山赏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受。
首句“长杨别苑碧山头,扈跸登临暮霭收”描绘了诗人随皇帝出行至长杨别苑,登上碧绿山头时,傍晚的雾气逐渐散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接着,“正惜岩花过九日,却怜湖月似中秋”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岩花盛开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湖面上的明月感到欣喜,仿佛中秋佳节一般,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楼台近映沧波出,灯火深回翠辇游”描绘了金山上的楼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灯火辉煌,翠绿色的皇家车辆在夜色中缓缓前行的场景,既展现了金山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尊贵。
最后,“连夕尚方传赐酒,飞觞何幸藉林丘”则表达了诗人对连续几晚皇帝赐酒的荣幸之情,以及在林间丘陵间举杯畅饮的快乐,进一步深化了对宫廷生活中的特殊待遇和与文人雅士共赏美景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
提篮彩叶雨淋淋,蚕妇无言恨自深。
绮陌惜花小儿女,愁眉相似不同心。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
秋高亲见老崖来,险阻嵌崎付一杯。
万古悬知名不夜,九泉谁免骨为灰。
轻鸥熟与风波狎,劲柏宁资粪壤栽。
却笑诸儿浪生死,大都暮落枉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