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练 定 祥 符 听 法 宋 /晁 补 之 弥 天 一 滴 水 ,何 处 是 曹 溪 。若 作 声 来 解 ,还 成 瞪 发 迷 。白 云 遮 刹 远 ,翠 竹 向 檐 低 。是 物 元 非 物 ,庄 周 未 可 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曹溪(cáo xī)的意思:指人们不顾个人得失,坚定地追求正义和道义。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滴水(d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滴下来,意指非常少的数量或程度。
发迷(fā mí)的意思:形容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弥天(mí tiān)的意思:形容极其广阔、无边无际。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云遮(yún zhē)的意思:云彩遮挡了阳光,比喻事物被困难、阻碍所遮掩。
庄周(zhuā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庄周,比喻人心境超然,不受外界干扰。
作声(zuò shē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或表达意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练定祥符听法》。诗中以“弥天一滴水”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宏大而微妙的意境,仿佛在说世间万物皆可归于微小。诗人追寻着曹溪的禅意,暗示着佛法的深远和难以捉摸,如同寻找那滴水中的智慧。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进一步表达了对佛法理解的深度思考,指出如果试图用言语或概念去解释佛理,可能会陷入迷惑。接下来,“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通过自然景象,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云雾缭绕与翠竹低垂,寓意着禅修者的心境超越世俗,接近真理。
最后两句“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诗人借用庄子的思想,强调事物的本质超越了物质世界的二元对立,庄周的逍遥境界在此也不足以完全描述这种超然的领悟。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