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秋巷静,鹭去晚洲闲。
《送黄溱游金陵》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黄 溱 游 金 陵 宋 /施 枢 六 朝 多 旧 事 ,谁 怀 问 江 山 。我 亦 身 重 到 ,材 疏 语 竟 悭 。燕 归 秋 巷 静 ,鹭 去 晚 洲 闲 。健 笔 无 轻 赋 ,前 贤 辙 可 攀 。
- 注释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旧事:指过去的事件或历史。
身重:此处指自己深感责任重大。
材疏:形容才能不足,见识不广。
语竟悭:言辞贫乏,难以充分表达。
燕归:指燕子在秋季返回北方。
鹭去:白鹭离开,可能指季节变化。
健笔:指有力、富有表现力的文笔。
轻赋:轻易地写作,不认真对待。
前贤辙:前辈们的成就和道路。
- 翻译
- 六朝时期的历史往事,有谁能一同探讨这广阔的江山呢?
我也亲身经历,但才疏学浅,言语无法充分表达。
秋天燕子归巢,空寂的巷子里更显宁静;傍晚白鹭离去,湖中小岛显得悠闲。
我要用有力的文笔,不轻易写下作品,希望能追随前人的足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枢所作的《送黄溱游金陵》。诗中,施枢以六朝的历史往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黄溱即将游历金陵的感慨。他自谦才疏,但鼓励黄溱即使在才华有限的情况下,也要积极游历,吸取前贤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诗的前两句寓含历史沧桑感,后两句则寄寓了对朋友的期许和对学问的敬重,体现了送别诗常见的激励与祝愿之情。整体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三都赋
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
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
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
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灵。
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