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渊阁前芍药数本甚盛次韵二首·其二》
《文渊阁前芍药数本甚盛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声啼鸟送春归万紫千红处处稀。

独有此花为近侍,不随桃杏斗芳菲。

清标半露丹砂顶,绝品曾分玉带围

名世古来元是相,托根常得傍黄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带围(dài wéi)的意思:指被包围或围绕着,形容陷入困境或受到限制。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斗芳(dòu fāng)的意思:指相互比较美丽或芳香的事物。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黄扉(huáng fēi)的意思:指官员就职时的黄纸扉页,意指官员的职位或身份。

近侍(jìn shì)的意思:指在君王或贵族身边侍奉、服侍的人。

绝品(jué pǐn)的意思:指极为优秀、非常出色的人或物。

名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有名声、有声望。

清标(qīng biāo)的意思:指清除标示物或标志,也指清理、清除。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桃杏(táo xìng)的意思:指美女,也用来形容貌美的女子。

托根(tuō gēn)的意思:指依靠某个人或事物的支持或帮助来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

玉带(yù dài)的意思:形容美女的腰身曲线优美,如玉带一般。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的意思:形容花草繁盛,色彩艳丽,多用来形容景色美丽多彩,繁花似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在文渊阁前盛开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芍药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

首句“一声啼鸟送春归”,以鸟鸣声作为春日离去的标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同时也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接着,“万紫千红处处稀”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芍药花在众多花卉中显得尤为珍贵和独特,它在百花凋零之际依然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丽。

“独有此花为近侍,不随桃杏斗芳菲”进一步点明了芍药花的独特地位,它不与桃杏争艳,而是以其高雅的姿态独立存在,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清标半露丹砂顶,绝品曾分玉带围”描绘了芍药花的外在美,花朵半开,露出鲜艳的红色花蕊,如同镶嵌在玉带上的绝世珍品,既展现了花的色彩之美,也寓意着其非凡的价值和地位。

最后,“名世古来元是相,托根常得傍黄扉”表达了芍药花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它的生长环境也象征着它所处的尊贵地位,暗示了诗人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自豪感,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自我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拟古四首·其三

东方有乐国,开辟先柏皇。

鸾凤为鸡鹜,麒麟为犬羊。

晨霞作朝食,太和为酒浆。

土无干戈祸,人各千年长。

下视禹九州,有土皆战场。

白日虎狼行,青天蛟龙翔。

我欲为远游,沧海渺无梁。

何年夸娥氏,移置天中央。

(0)

积雨写怀·其二

一片真纯要反观,纤毫外物不相干。

乐天岂向青云乐,安土须从陋巷安。

日出扶筇天地喜,云深拨火鬼神看。

化机何啻亲兄弟,但与为徒有底难。

(0)

咏史.孙权

不信张昭未是奇,贼来送死又何疑。

一生谄事欺孤操,操死犹臣不十丕。

(0)

咏史·其五司马宣王

家门营立事方新,已畜倾巢覆穴人。

出尔到头终反尔,寡孤何用必随身。

(0)

咏史·其四王导

漠漠胡尘扑面飞,对人举扇障元规。

九京羞见青衣帝,犹及刘翔未到时。

(0)

咏史·其三王导

万里凉州道李雄,几重辽海到江东。

天台更弃金陵去,端有何颜见北风。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