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①丰:丰满,标致。
②俟(sì 四):等候。
③送:从行。致女曰送,亲迎曰逆。
④昌:健壮,棒。
⑤将:同行,或曰出嫁时的迎送。
⑥锦:锦衣,翟衣。褧(jiǒng 窘):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⑦叔、伯:此指迎亲之人。
⑧行(háng 航):往。
⑨归:回。一说指女子出嫁。
你的容貌真丰润啊,在巷口等我去成婚啊。我真后悔当时没跟从啊!你的体魄多魁伟啊,在堂上等我去结亲啊。我真后悔当时没相随啊!身穿锦缎嫁衣裳,外披薄薄纱罩衫。叔呀伯呀快快来啊,驾车接我把路赶。外批薄薄沙罩衫,身穿锦缎嫁衣裳。叔呀伯呀快快来啊,驾车接我去你家。
《郑风·丰》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个屈从父母意志的弱女子,她没有对抗父母的干涉。她的遭遇是不幸的,也是值得人们深深同情的。虽然,她未能与心上人结合,但她对心上人的挚爱之情却丝毫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深切了。在她的脑海里,爱人的容貌是那样的丰满美好,体魄是那样的健壮魁伟。想起这些,她的心中充满了无法消解的悔恨之情!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候爱人在巷口、在堂上等她去成亲,幸福生活仿佛在向她招手。但却因父母的变卦,最终她没有能跟他走。如今悔恨之余,她要作最后的努力,呼唤爱人重申旧盟。她幻想自己穿上了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迫不及待地呼唤男家快来人驾车迎接她过门去成亲。这种由满腹悔恨引起的对幸福生活无限向往的强烈感情,在诗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诗中抒情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现实中是一种无望的追求。她其实并没有找到越过急流险滩通向幸福彼岸的渡船。在诗中,读者充分了解她的怨恨之情是对着她父母的,但却无法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父母的态度。她只能幻想有朝一日她的心上人派人来把她迎娶过去。看来等待她的依然是无法改变的可悲命运。可以说,这首诗是对旧社会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强烈控诉。
抒情主人公对爱人的感情是深沉的,对自己屈从于父母的意志流露出极度的悔恨,希望爱人重申旧盟心情表达得极其迫切,一句话,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为此诗抒情的一大艺术特色。一、二两章中抒发的未能与爱人结合的悔恨之情,读者仿佛能听到她的叹息声;三、四两章中抒发的迫切想与爱人结合的向往之情,读者仿佛能听到她的呼唤声。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都极其成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抒情主人公由深深的悔恨而引起的向往幸福生活的幻觉,这种悲剧意味极浓的感情大跳跃,读者读后不能不为之动容。
这是一首描绘夫妇相待之美好场景的古诗,通过对服饰和行动的细节描述,展现了两人间的情感交流与互相陪伴。开篇“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表达的是妻子在家中等候丈夫的温馨画面,而“悔予不送兮”则流露出丈夫对未能送别时的些许懊恼。诗中的“丰”字用来形容妻子的美好,既有外貌之美,也有内心之善。
接下来的“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继续描绘夫妇间相互等待的场景,“悔予不将兮”同样表达了对未能一同行走时的后悔。这两对句通过反复强调了夫妻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心。
诗歌中的“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和“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则是对两人服饰的描写,这里的“锦”象征着高贵和华丽,而“褧”则意味着服饰的精美与整洁。这种细节上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夫妻间互相打扮以显得更美丽,共同出行或归来的和谐场景。
最后,“叔兮伯兮,驾予与行”、“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则是对两人一同外出的描写,这里的“叔兮伯兮”可能是夫妇间的亲昵称呼,“驾予与行”和“驾予与归”则表达了共同行动的意愿,以及在外出后再次共同返回家中的情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