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吴与弼在秋日游山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情画意。
首句“童冠相呼作胜游”,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一群孩童一同登山游玩的欢乐场景,体现了游山玩水的乐趣和童心未泯的纯真。这里的“童冠”不仅指孩童,也暗含诗人自己保持年轻心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次句“经霜山果正优优”,描绘了秋天山中果实成熟的景象。经过霜打的山果更加鲜美,寓意着经过时间的洗礼,事物更显其精华。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岁月沉淀之美的感慨。
第三句“林泉好处将诗买”,表达了诗人认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是无价之宝。这里的“买”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仿佛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珍贵的宝藏。
最后一句“红日衔山咏未休”,描绘了夕阳西下,诗人仍在山中吟咏的情景。红日缓缓落下山后,诗人仍沉浸在诗的海洋中,无法自拔。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不息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友人西行杂诗
一官一集古称贤,未似西征五十篇。
雅颂纯音流管磬,风骚馀味到林泉。
光生晓岫刊岷石,价踊春溪费锦笺。
愧幸师门旧林教,得为家宝子孙传。
奉和胡右丞视学所赋
成都学最古,肇自西汉时。
寥寥千馀载,间有或盛衰。
庆历始下诏,四方如响随。
良哉乐安伯,治体由本基。
远模类文翁,故事循鲁僖。
课试月为度,讲解日有规。
教育犹父兄,片言不迩遗。
学子五百人,弦诵何仪仪。
陶成礼义俗,大变西南维。
距此已一世,继者贤其谁。
胡公庙堂老,天子深倚毗。
下车急先务,劝学为之师。
时异心则同,两哲吹埙篪。
作诗遗诸生,字字皆典彝。
近欲美材成,远使纯风熙。
砻石建巨堂,竖柱不复攲。
九经满四壁,高下相支持。
首尾传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经与斯堂,天下难等夷。
度地得胜势,西隅敞高扉。
气象自宏显,出门见通逵。
嘉木种千本,敷阴接春晖。
人将不剪伐,异日甘棠枝。
贱子昔在泮,执经趋绛帷。
尝闻先生训,敢告多士知。
读书有本统,宜先穷是非。
微言率简易,众说殊支离。
详观圣贤迹,于我犹蓍龟。
不独事辞章,华葩竞葳蕤。
岂徒换爵禄,称谓生光辉。
立已如远游,纵横亦多岐。
取舍各异辙,义利难两驰。
一足少蹭蹬,终身陷污卑。
君子与小人,古今不同归。
勉哉笃志操,行副公所期。
《奉和胡右丞视学所赋》【宋·吕陶】成都学最古,肇自西汉时。寥寥千馀载,间有或盛衰。庆历始下诏,四方如响随。良哉乐安伯,治体由本基。远模类文翁,故事循鲁僖。课试月为度,讲解日有规。教育犹父兄,片言不迩遗。学子五百人,弦诵何仪仪。陶成礼义俗,大变西南维。距此已一世,继者贤其谁。胡公庙堂老,天子深倚毗。下车急先务,劝学为之师。时异心则同,两哲吹埙篪。作诗遗诸生,字字皆典彝。近欲美材成,远使纯风熙。砻石建巨堂,竖柱不复攲。九经满四壁,高下相支持。首尾传注完,粲然日星垂。斯经与斯堂,天下难等夷。度地得胜势,西隅敞高扉。气象自宏显,出门见通逵。嘉木种千本,敷阴接春晖。人将不剪伐,异日甘棠枝。贱子昔在泮,执经趋绛帷。尝闻先生训,敢告多士知。读书有本统,宜先穷是非。微言率简易,众说殊支离。详观圣贤迹,于我犹蓍龟。不独事辞章,华葩竞葳蕤。岂徒换爵禄,称谓生光辉。立已如远游,纵横亦多岐。取舍各异辙,义利难两驰。一足少蹭蹬,终身陷污卑。君子与小人,古今不同归。勉哉笃志操,行副公所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967c6d3bd8566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