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鹅湖(é hú)的意思:指人或物在水中漂浮,无所依靠。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过接(guò jiē)的意思:过接是指在交往或处理事务时,能够圆满地衔接、过渡或传递。
接舆(jiē yú)的意思:接住车轮,指相互帮助,互相配合。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朋旧(péng jiù)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交情。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窝(shān wō)的意思:指人们在山中建造的住所,也比喻偏远、荒僻的地方。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社会(shè huì)的意思:指人们的态度倾向或立场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田父(tián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私利,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
文社(wén shè)的意思:指文化团体或学术组织,也可指文人交际的场所。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舆歌(yú gē)的意思:指众人共同歌颂和称赞的声音。
- 鉴赏
这首《山中吟》是明代诗人王渐逵的佳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联“廿年不出此山窝,石室新藏志不磨”,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二十年隐居山中的生活,石室象征着他的避世之所,而“志不磨”则表达了他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决心。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理想的坚持。
颔联“永夜尚存姬旦梦,青山常过接舆歌”,运用典故,以周公姬旦和楚狂接舆为喻,表达了诗人虽处幽静山林,却仍怀有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永夜与青山的对比,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颈联“问奇田父擎蓑笠,扶杖门生候径萝”,转而描写与山民的交流以及弟子的陪伴。诗人以“田父”自比,与山民交谈,探讨自然之奇,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弟子的陪伴又增添了人文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精神传承。
尾联“几次欲寻文社会,鹅湖朋旧已无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以及对老友逐渐离散的感慨。鹅湖,历史上著名的学术交流之地,此处暗指诗人曾有的文化社交活动,如今却因岁月流转,老友渐少,不免让人感怀。
整体而言,《山中吟》不仅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