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从听(cóng tīng)的意思:从听的基本含义是指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取到有用的信息或教训。
官况(guān kuàng)的意思:指官员的境况或官场的情况。
会应(huì yīng)的意思:指人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对,能够灵活应变。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蓝袍(lán páo)的意思:蓝袍指的是官员的服装,也代表官员身份和权力。
骞翥(qiān zh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飞跃奋进。
琴堂(qín táng)的意思:指音乐的堂会,也可用来形容琴艺高超的人。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僧窗(sēng chuāng)的意思:僧人的窗户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竹简(zhú jiǎn)的意思:指古代用竹子制作的书写材料,比喻简单而又清晰的文字。
- 翻译
- 身着蓝色官袍在竹简陪伴的琴堂,偏远小县人烟稀少,感觉日子漫长。
我喜爱宁静,不嫌官职清冷,沉醉于诗歌创作,任由白发增添。
闲暇时寻找野寺,聆听秋天的流水声,寄情僧窗,直到夕阳西下。
振翅高飞定会直上云霄,放下渔竿,不必再眷恋江湖的浮生。
- 注释
- 蓝袍:官服。
竹简:古代书写工具。
琴堂:有琴的厅堂,可能指书房或休闲之地。
日长:日子显得漫长。
官况冷:官职清闲冷清。
鬓毛苍:形容头发斑白。
秋水:秋天的溪流或泉水声。
僧窗:僧人的窗户。
骞翥:形容鸟儿展翅高飞。
霄汉:天空。
沧浪:古时对江河的泛称,这里可能象征江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僻静县邑中的生活情景。开篇“蓝袍竹简佐琴堂”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其中“蓝袍”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竹简”象征着书卷和学问,“佐琴堂”则是一个可以安心读书、弹琴的地方。
接着“县僻人稀觉日长”,表现出时间在这里似乎变得缓慢,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放慢。诗人不以官职为重,而是享受这份静谧,“爱静不嫌官况冷”,其中“冷”字暗示了世俗对其官职地位的忽视,但诗人并不在乎。
“苦吟从听鬓毛苍”一句,通过对诗歌或文学作品的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鬓毛苍”则是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的象征。这里的“苦吟”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艺术享受。
下片转向自然景物,“闲寻野寺听秋水”,诗人在寻访偏远的寺庙,聆听秋天流淌的水声,这里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融入。紧接着“寄睡僧窗到夕阳”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僧侣的世界中,直至日落时分。
最后两句“骞翥会应霄汉去,渔竿休更恋沧浪”,诗人以高远的志向比喻自己像大鹏一样飞向远方,而“渔竿”则象征着隐逸生活。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