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嵩阳道中》
《嵩阳道中》全文
宋 / 蔡襄   形式: 五言律诗

千里秋意萦回上古原。

山樵晚日野火著寒云。

磬出邻寺,牛羊下远村。

振衣归去好,尘事知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yángdàozhōng
sòng / càixiāng

qiāndòngqiūyínghuíshàngyuán

shānqiáozhuówǎnhuǒzhehányún

zhōngqìngchūlínniúyángxiàyuǎncūn

zhènguīhǎochénshìzhīw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磬出(qìng chū)的意思:指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像敲击磬一样清脆响亮。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山樵(shān qiáo)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晚日(wǎn rì)的意思:晚日指的是晚年或晚期,多用于形容人已经年老或事物已经过时。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萦回(yí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围绕在一起,循环不已。

振衣(zhèn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风吹动,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知闻(zhī wén)的意思:知道、听说。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旅途中的感受,展现出诗人行走在嵩阳古道上的所见所感。"千里动秋意"一句,以广阔的空间背景渲染出浓厚的秋意,给人以深远之感。"萦回上古原"则描绘道路蜿蜒曲折,穿越古老的平原,富有历史的沧桑感。

"山樵斲晚日"写山间樵夫在夕阳下砍柴,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野火著寒云"则通过野外篝火映照寒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钟磬出邻寺"暗示着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增添了旅途中的禅意。"牛羊下远村"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牛羊归栏,生活气息浓厚。

最后两句"振衣归去好,尘事莫知闻"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嵩阳道中的秋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蔡襄

蔡襄
朝代:宋   字:君谟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生辰: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
猜你喜欢

借园杂咏·其六谢客

却防佳客至,先寄数行书。

但愿存真契,无劳念索居。

风埃盈几案,藤蔓碍轩车。

要识东樵否,迎逢近不如。

(0)

奉和籀书周大士十首·其八

登山还有兴,晚屐怕桥危。

野拙狂尤懒,寒生涕任垂。

登楼宜极目,下榻忆当时。

晤对情无尽,清言慰所思。

(0)

法堂

一法何曾到碧岑,高堂长敞旧名林。

庑下尽归龙象位,棒头谁会祖师心。

香云隐隐非烟上,幢影垂垂拂石荫。

冠冕人天应自昔,丹霞重见柏庭森。

(0)

赠林育长总戎

曾将肝胆许先皇,一代英雄独擅场。

帐底军声严细柳,剑光雄视起韶阳。

风前校武旌旗壮,醉里寻僧竹院凉。

能使笑谈清瘴海,九成台上月苍苍。

(0)

送郭南耕之嘉兴

送送红梅驿,行行槜李春。

殷勤寻骨肉,辛苦向风尘。

岁月天边暮,关河雪影新。

烦君慎来往,早慰住山人。

(0)

随本师赴古冈请舟中作

冈州有流水,昨日送我舟。

言投金粟地,长别海中鸥。

何期未四旬,还寻旧钓游。

江花似笑人,凫雁嘲中洲。

一讶来何早,更问何所求。

岂知学地人,举动戒专由。

我师受此请,命侍巾瓶头。

大道无真俗,分别匪所侔。

借路令还家,乡国如庄馗。

此意无人知,东风吹蜃楼。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