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迥栖难稳,风高去易迷。
颠忙能几日,萍满水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杨花在陶潜故居与隋炀帝堤坝之间飘荡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流转的感慨。
首句“出处陶潜宅”,点明了地点,陶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此处借以象征隐逸与自然之美。接着“兴亡炀帝堤”一句,将时间线拉长,隋炀帝则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暴君,堤坝则象征着权力与工程的痕迹,对比鲜明,暗示了历史的兴衰更替。
“窗扉容点缀,原野自高低”两句,转而描写杨花在自然中的状态,它们似乎随意地点缀在窗扉之上,又仿佛是原野间高低不平的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展现出一种自在与和谐。
“地迥栖难稳,风高去易迷”进一步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荡的动态美,它们在广阔的天地间难以找到稳定的栖息之所,随着高风的吹拂,更是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描述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写照,也暗含了人生的漂泊与迷茫。
最后,“颠忙能几日,萍满水东西”以杨花短暂的生命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萍满水东西”形象地描绘了杨花在水中四处飘散的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杨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