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楚路(chǔ lù)的意思:指楚国的道路,比喻行走的路途或人生的道路。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春禽(chūn qín)的意思:指春天的鸟类。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萍实(píng sh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平凡而实在,没有虚浮和浮夸。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吴关(wú guān)的意思:指守关卡、守边境。也比喻坚守阵地,毫不退让。
西楚(xī chǔ)的意思:指刘邦时期楚国的国君项羽。也用来形容有着强大力量和统治地位的人。
宪臣(xiàn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国家法律和宪法,尽职尽责的官员。
暄凉(xuān liáng)的意思:形容天气温暖宜人。
宜春(yí chūn)的意思:适合春天的景象或事物
自识(zì shí)的意思: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 鉴赏
这首《湘东夜宿》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湘东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哲理。
首句“到处春禽弄碧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面:鸟儿在碧绿的杨柳间欢快地鸣叫,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接着,“山行三月杂暄凉”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四季变换的山行之中。三月的山中,既有温暖的阳光,也有凉爽的微风,这种交替的气候变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是对人生经历中喜怒哀乐、冷暖交织的隐喻。
“宜春台上吴关远,萍实桥西楚路长”两句,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宜春台上的景色与遥远的吴关形成对比,而萍实桥西侧的楚路则显得更加辽阔。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空间的广阔,更蕴含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使节乘风朝渡水,客楼听雨夜焚香”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使节乘风过水,客楼中听雨焚香,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宪臣自识均劳义,不向长沙吊洛阳”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宪臣(即官员)自知其职责所在,为国家与人民付出辛劳,但并不因此而陷入功利与名利的漩涡。诗人以长沙和洛阳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反思,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关注社会与国家的高尚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旅途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白发
吾年昔始冠,已有一发白。
作赋数百言,嘲骂等戏剧。
只今寻旧作,一字不复忆。
恍然如梦寐,了不见往迹。
但有鬓间丝,冉冉如堪织。
南方地平湿,壮岁多老色。
行年四十二,发鬒那容惜。
洗苏将拔白,讳老嗟何益。
一染复星星,此语记阿客。
人生光景促,倏忽如敲石。
诗成亦寤语,感叹初无得。
后应不识今,今已不识昔。
题顾凯之醉道士图
虎头痴绝自不痴,丹青妙处手得之。
石岩戏画幼舆了,酒狂更貌黄冠师。
一人坐睡真被酒,二人杯杓不停手。
一人回面愁不釂,二人直视开口笑。
上有醉墨书者谁,翰林手题独酌诗。
题诗真识醉时味,画图如写诗中意。
珍藏不换一斛珠,李诗顾笔今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