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樊棘(fán jí)的意思:形容事物纷杂、复杂,难以理清。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棘竹(jí zhú)的意思:指比喻性格刚强、不易屈服的人。
蕨薇(jué wē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不起眼。
蝌蚪(kē dǒu)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或壮大。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水(míng shuǐ)的意思:明亮的水,指清澈透明的水。
泉鱼(quán yú)的意思:指在泉水中游动的鱼,比喻在狭小的环境中自以为是,不知变通。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仙翁(xiān wēng)的意思:仙翁是指仙人或神仙。
养子(yǎng zǐ)的意思:指把别人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养育、教育。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古文字(gǔ wén zì)的意思:指古代的文字或古老的文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晚景图。首句“落日桥明水”,以“落日”点明时间,以“桥明水”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清澈的水面,桥影倒映其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和谐的画面。
接着,“烟斜垣绕村”一句,通过“烟斜垣”描绘了村落周围的环境,斜斜的炊烟环绕着村子,给人一种温馨而熟悉的感觉,仿佛能闻到家的味道,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笕泉鱼养子,樊棘竹生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物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生命过程。“笕泉”指的是从笕管中流出的泉水,养育着鱼儿的后代;“樊棘竹生孙”则描绘了竹林中新生竹笋的情景,竹子的子孙在不断繁衍生长。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蝌蚪古文字,鹧鸪人语言”一句,将蝌蚪比作古代的文字,暗示着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同时,以“鹧鸪”的叫声比喻人与自然的交流,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仙翁蕨薇共,聊复且清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仙翁”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人,“蕨薇”是野菜,常用于形容简朴的生活。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简陋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一杯清酒足以慰藉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韵
落笔萧森遽如许,墨为根茎纸为土。
眉山作此共言好,譬犹字法称虞褚。
世人画竹不画意,谩舍丹青欲侔古。
胸中干叶本天成,心手应时那可语。
此君于我定有缘,每念移根栽小圃。
开图忽见数株新,却怪龙孙入吾户。
年来几欲断吟哦,照眼还成自难禦。
发缄又复读佳篇,诗癖遥知犹未愈。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