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千竿竹,能令六月凉。
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盘涡(pán wō)的意思:形容水流旋转回旋的样子。
曲盘(qǔ pán)的意思:形容弯曲、蜿蜒的样子。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三门(sān mén)的意思:指三个门派或三个门类。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驿道(yì dào)的意思:指官方设立的驿站和驿站之间的道路。
钟山(zhōng shān)的意思:钟山是指一个高大、威严的山峰,比喻德行高尚、威望卓著的人。
撞钟(zhuà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如同敲打钟声一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僧房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赞美。开篇“三门当驿道,四壁启僧房”直接带领读者进入了一处僧侣栖息之所,那里的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颇有千竿竹,能令六月凉”中的“颇有”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物的细心观察,而“千竿竹”则不仅是数量上的描述,更蕴含着生机勃勃之意。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清廉,这里的描写更强调了它带来的凉爽,令人联想到夏日避暑的自然风景。
“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则转向寺庙内的生活场景。“撞钟”和“煮茗”都是僧侣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里通过对动静结合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庄重。山鹳的飞起似乎也受到了撞钟声响的影响,而石罂煮茗则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岸曲盘涡急,人言古濑阳”中的“岸曲”和“盘涡”描绘了水流的曲折与湍急,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自然美。而“人言古濑阳”则引出了历史的深度,这里的“古濑阳”可能是指一处著名的渡口或是山川之名,它蕴含着人们对这片土地历史记忆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心灵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