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山篇》
《香山篇》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放舟脂塘曲,盘游湖上雷。

雷鸣湖雨作,还作香山隈

美人斗香草,上有九畹栽。

美人在何所搴芳归来

露下荆棘草,鹿上姑苏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香(dòu xiāng)的意思:形容食物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九畹(jiǔ wǎn)的意思:九畹指田地的面积,表示广阔、辽阔的意思。

雷鸣(léi míng)的意思:形容雷声大作,声势惊人。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盘游(pán yóu)的意思:形容游览、旅行的次数很多,经验丰富。

搴芳(qiān fāng)的意思:搴芳指的是偷窃花草树木,特指盗取别人的爱情。

山隈(shān wēi)的意思:指山峦起伏的样子。

苏台(sū tái)的意思:指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得不到磨砺,容易变得懒散、软弱。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香草(xiāng cǎo)的意思:形容人品质高尚、品行端正。

姑苏台(gū sū tái)的意思:指江苏苏州城墙上的一座高塔,也用来比喻文化名城苏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杨维桢在元末明初时期游历香山湖的情景。首句"放舟脂塘曲",以轻舟荡漾起笔,暗示了湖水的柔美与船行的惬意。"盘游湖上雷"则写出湖面之上,雷声隆隆,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动态。

"雷鸣湖雨作,还作香山隈",雷雨交加,但诗人并未因此扫兴,反而将雷声看作是自然的乐章,引导他深入香山的角落。接下来,诗人想象着美丽的女子在山上种植香草,"美人斗香草,上有九畹栽",展现出一种诗意的田园生活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美人在何所,搴芳招归来",诗人不禁想要寻找这位美人,邀请她一同分享这美好的香草。最后两句"露下荆棘草,鹿上姑苏台",则借景抒情,以荆棘草和姑苏台象征隐逸的生活和远方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香山的景色和想象中的美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一

是我有钱日,恒为汝贷将。

汝今既饱暖,见我不分张。

须忆汝欲得,似我今承望。

有无更代事,劝汝熟思量。

(0)

夜坐有怀

悄悄月出树,东南若微霜。

愁人不成寐,五月夜亦长。

佳期杳天末,骨肉不在旁。

年华且有恨,厥体难久康。

人言力耕者,岁旱亦有粮。

吾道固如此,安得苦伥伥。

(0)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0)

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0)

喜弟承检登科

两篇佳句敌琼瑰,怜我三清道路开。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花繁不怕寻香客,榜到应倾贺喜杯。

知尔苦心功业就,早携长策出山来。

(0)

访建阳马驿僧亚齐

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访亚齐。

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

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