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其一》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其一》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试听阴山敕勒歌》,朔风悲壮山河

南楼烟月无多景,缓步微吟奈尔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壮(bēi zhuàng)的意思:形容悲伤而壮烈的情感或场景。

敕勒(chì lè)的意思:指人们要按照上级的命令或者规定去做事情,不得违背。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试听(shì tīng)的意思:试听指的是在听取音乐、广播、录音等之前先试听一下,以确定是否满意或合适。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敕勒歌(chì lè gē)的意思:指的是骑兵出征前的歌曲,也用来形容壮丽的景色或英勇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理宗在南楼所见之景,以及他面对这风月横披的景象时的感慨。开篇“试听阴山《敕勒歌》,朔风悲壮动山河”,以《敕勒歌》的旋律为引子,通过朔风的悲壮之声,渲染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仿佛整个山河都在这风声中震动,营造了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

接着,“南楼烟月无多景,缓步微吟奈尔何”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南楼,只见烟雾缭绕,月色朦胧,这样的景色虽美,却也显得有些孤寂。诗人缓缓行走,轻声吟唱,面对如此美景,却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心中的感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传达,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八年正月天庆节上清宫行香锡庆院御筵日扬辉有非烟非雾之云

宝箓标嘉节,需云锡惠筵。

烈晖腾爱景,瑞彩拟非烟。

焜耀璿霄外,轮囷绛阙前。

居歆方屡告,伟兆溢祥编。

(0)

送庄贤良赴召试

丙午陂当复,王春瑞习占。

龙楼上宝册,鹤诏下穷檐。

地脉通闽蜀,人才出老严。

定羞新学曲,只守旧心潜。

剩想尧眉乐,深垂舜目谦。

有怀天变数,无计士风廉。

庶證方如此,君行得滞淹。

六题聊复尔,制策待韬钤。

久噎须详吐,沈疴与痛砭。

一扶媮意立,尽解结喉箱。

人士回生气,乾坤振绝燄。

宏开九县赤,永息万方黔。

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

弃荆宜入蜀,比素讵将缣。

逐食俱随雁,论心偶类鹣。

雅怀钦粹淑,盛事惬窥觇。

从此迟为圃,它年说作监。

因声到邛僰,市肆觅疏帘。

(0)

拟送陈正己赴沅江令

一餐我无门,五斗君有禄。

犹胜乞邻僧,何必嗔郡督。

江清芷无数,县静书可读。

素业传二雏,清风散群鹜。

于焉善藏刀,可以待沽椟。

所嗟吾过多,此去谁与告。

提携到尊豆,笑语惯僮仆。

隔日意犹凄,三秋间何酷。

书来想忆外,无使德音玉。

(0)

荆□范侍郎挽词三首·其三

岁戊戌秋倾鲁盖,公杨勋甫共吴船。

攀萝自此门阑密,寓茇经年里闬连。

二十六番新火变,四千石帅旧情坚。

万间忽作堂堂坏,杜屋无茅始可怜。

(0)

任咏道生日

月当天上连山易,日占人间闰路棋。

华岳金精供爽气,广寒银阙献高枝。

鳏鱼渴凤尘缘净,寿鹤灵龟内景迟。

好把文章收富贵,却将功行享耆颐。

(0)

石滑澾岭·其二

滑澾岭上十年前,黄泥白石故依然。

旧时茅舍无寻处,一我能消几十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