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独秀(dú xiù)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独自卓越,无人能及。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活埋(huó mái)的意思:指将人或动物活活埋在地下或其他封闭的地方,使其死亡。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破荒(pò huāng)的意思:破荒指开垦荒地,使之有人居住。也比喻开辟新事业或发展新领域。
泣露(qì lù)的意思:泣露是指眼泪流露出来,形容内心感情激动而流泪。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下听(xià tīng)的意思:指在听到某人说话之后,立即采取行动或表现出反应。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众草(zhòng cǎ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比喻众多人才或众多事物。
- 鉴赏
这首诗以并头兰为题,描绘了兰花的高洁与孤独之美。首句“两朵幽香一蒂开”,生动地描绘了并头兰从同一花蒂中绽放出两朵幽香之花的情景,暗示着它们虽同根而生,却各自独立,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接着,“逢人休更说从来”一句,表达了兰花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即使有人欣赏,也不必多言,因为其美自显。
“风前泣露楚人思,月下听猿王者猜”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风雨中的兰花在月光下哭泣,以及听到猿猴哀鸣的想象,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兰花的孤独与高洁。这里将兰花与楚人的思念、猿猴的哀鸣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赋予了兰花以情感色彩。
“独秀何妨同众草,争荣时亦破荒苔”两句,展现了并头兰虽独自绽放,却不排斥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态度。它既能在繁华中与群芳争艳,也能在荒凉之地破土而出,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这不仅是对并头兰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坚韧不拔、适应环境的精神的颂扬。
最后,“孤芳尽日寒林里,肯向瑶琴叹活埋”两句,以并头兰在寒冷的林中独自绽放,却不愿向瑶琴倾诉自己的命运,表达了兰花的高傲与不屈。这里将兰花比作瑶琴,象征着它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姿,不向外界寻求同情或怜悯,而是坚守自我,保持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并头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孤独时,保持自我,坚持高洁,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生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苧词
馆娃宫中露华冷,月落啼鸦散金井。
吴王扶头酒初醒,秉烛张筵乐清景。
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新裁白苧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
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
君恩如水流不断,但愿年年此同宵。
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
大家为欢莫延伫,顷刻铜龙报天曙。
送友人归青社
雕鹗途程在碧天,綵衣东去复何言。
二千宾客旧知己,十二山河新故园。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
好期圣代重相见,莫学袁生老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