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其八》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其八》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麦垄瓜畦桑枣墟,晚菘早韭剪春馀。

人言市远无兼味城里时新不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兼味(jiān wèi)的意思:指事物具有多种不同的味道或特点。

麦垄(mài lǒng)的意思:指麦子的垄,比喻人群或物体密集的地方。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时新(shí xīn)的意思:指新时代的新事物或新思潮。

晚菘(wǎn sōng)的意思:指迟到或晚到的客人,也比喻事情发生得太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田园的宁静与丰富,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首句“麦垄瓜畦桑枣墟”,以“麦垄”、“瓜畦”、“桑枣墟”三个意象串联起一幅幅生动的乡村画面,麦田的金黄、瓜地的翠绿、桑枣的红艳,色彩鲜明,层次丰富,展现出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晚菘早韭剪春馀”一句,将镜头聚焦于春季末尾的蔬菜,晚菘(晚熟白菜)与早韭(早熟韭菜),它们在春天的余晖中生长,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着农事的辛勤与收获的希望。剪字在这里使用得恰到好处,既描绘了采摘的动作,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

“人言市远无兼味,城里时新恐不如。”这两句则从对比的角度,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市远,意味着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这里的“无兼味”并非指食物种类少,而是强调了乡村生活简单而纯粹,每一种食物都充满了自然的味道与生活的气息。而“城里时新恐不如”,则通过反衬手法,突出了乡村生活的新鲜与独特,即使城市里有更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但乡村的自然与淳朴却难以复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城市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批判,即物质的丰富并不一定带来心灵的满足,自然与简单的生活方式同样值得珍视。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论诗六绝句·其四

浙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

祗是魏收轻蛱蝶,佳人做贼奈卿何。

(0)

访瞿芷桓不遇

每过问童子,长云不在家。

寒花空映户,高柳自呜鸦。

欲去意还驻,行吟日已斜。

所思人不见,咫尺即天涯。

(0)

春日

午窗寂历听啼莺,淡沱春光画不成。

坐拥熏炉寒尚峭,旋移花垡雨初晴。

钩帘乳燕多寻垒,隔巷吹箫已卖饧。

忽见侍儿来插柳,始知节物近清明。

(0)

犹有

叶下高梧一夜霜,薄阴经冷过重阳。

秋光淡到无寻处,犹有葵花映日黄。

(0)

题余尧衢同年倦知山庐图

世乱占遁爻,入山斯可喜。

况守先畴旧,庐墓聚于此。

往岁窜海角,相公对拊髀。

余羡倦知翁,劫罅伏乡里。

出诵唱酬作,亦验隐居美。

其地奥而旷,繁花竹楩梓。

上冠霞峰台,下环玉带水。

闲身杂豚犊,课耕供祭祀。

何堪变愈亟,杀声沸两耳。

翁踵作流人,曲江已前死。

局蹐庇一椽,吟鬓换星晷。

眼穿不获归,烽隧暗南纪。

飞梦亦吹残,慰情留画纸。

汪生笔夺真,卧起墨云里。

吾侪等飘梗,有命笃行李。

期予织屦山,回戈雪国耻。

(0)

三月十日谭芝云翰林招同徕之宗武诸君灵谷寺看牡丹

灵窟负花辰,梦痕涴层叠。

荏苒春复还,僧约乃如谍。

提携缺望俦,轻车骋蹀躞。

驰道拥奇峰,晴郊明新叶。

山门穿幽深,列松对张鬣。

前导鸟鹊呼,反顾狐兔蹑。

丈室聚蜂声,丛朵初镂鍱。

盛鬋态婀娜,光影诸天接。

照席红盘盂,笋香馨七梜。

主人为花寿,浇酒促步屧。

吟魂与杂并,栩栩庄周蝶。

吾曹偶逃世,洗心博晕颊。

谈舌翻色空,箭锋脱彀捷。

大千安所殉,俄顷留媚靥。

茗罢寻遗墟,荦确杖妥帖。

终古岩壑尊,吐气自扶挟。

草风吹灵坟,万化赴冥摄。

归径苍霜垂,微阳写城堞。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