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趁桄榔剪,黄如柘茧抽。
待月投清夜,炊菰梦冷秋。
这首诗描绘了方岩惠蕉丝布的细腻与独特之美。诗人以“绿趁桄榔剪,黄如柘茧抽”开篇,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色彩对比,将蕉丝布的绿色与黄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仿佛能感受到其轻盈与生机。接着,“海绡云湛染,鲁缟玉温柔”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蕉丝布如同海水般深邃的色泽和丝绸般的质感,以及其温润如玉的触感,将布料的品质提升至艺术的高度。
“待月投清夜,炊菰梦冷秋”则通过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着蕉丝布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与美感。最后,“直然无可报,杂佩不中酬”表达了对蕉丝布难以用言语或物质回报的感慨,强调了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蕉丝布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材质的美,更赋予了它情感与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与哲学思考。
谁把灵丹,点化了、荒园瓦砾。
奇特处、恰当秋杪,不争春色。
因甚素娥脂粉艳,怪他白帝车旗赤。
叹暮年、无句比红儿,芳心息。
狂飙起,行云急。
开与谢,俱堪惜。
唤妓行按酒,客来操瑟。
扑鼻微香薰世界,解颜一笑迷人国。
怕匆匆、归去广寒宫,难踪迹。
风露洗玉宇,星斗灿银潢。
云间笙鹤来下,人世变凄凉。
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
却笑跨夺子,草草梦黄粱。
君记否,齐桓□,鲁灵光。
中原公案未了,真下欠人当。
试问主门关外,何似金銮殿上,此段及平章。
富贵倘来耳,万代姓名香。
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
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
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
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
且赌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
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
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
病翁一榻萧然刘屏山号病翁,不知世有欢娱事。
雀罗庭院,载醪客去,催租人至。
报答秋光,要些酒量,要些诗思。
奈长鲸罢吸,寒蛩息响,茶瓯外、惟贪睡。
穷巷幸无干贽。
或相过、莫知谁氏。
柴门草户,阙人守舍,任伊题字。
自和山歌,国风之变,离骚之裔。
待从今向去,年年强健,插花高会。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
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贻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
尽今生、十分珍卫。
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
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
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