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历尽(lì jìn)的意思: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绮丽(qǐ lì)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绚丽。
骑竹(qí zhú)的意思:指骑在竹马上,表示童年时期的友谊与纯真。
琴韵(qín yùn)的意思:指音乐的美妙和悦耳的声音。
声偶(shēng ǒu)的意思:声音相似或形状相似的词语组合。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吴宫(wú gōng)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宫殿,比喻富丽堂皇、华丽辉煌的宫殿。
一发(yī fà)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变化的一瞬间。
余波(yú bō)的意思:指事件或行动之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或影响。
韵书(yùn shū)的意思:指能够运用韵律进行创作的诗书,也泛指能够运用音韵进行艺术创作的才华。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以儿童骑竹马的欢乐场景开篇,唤起对无忧无虑童年时光的回忆,"骑竹博亲欢,不异儿时马",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接着诗人感叹历经世间变迁后,能见证国家太平的不易,"历尽沧桑见太平,此乐谁知者",流露出对当今安定生活的感慨和珍视。
接下来的"一发楚人歌,千绕吴宫瓦",通过歌声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出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历史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琴韵书声偶间之,绮丽余波也",将琴音与书香交织,比喻为历史长河中的美丽涟漪,寓意文化传承的绵延不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汪东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封庞国博年三十八自云欲弃官隐嵩山作吏隐庵于县寺俾光赋诗勉率塞命
懋德负长才,全牛不足剸。
才为百里宰,骥足殊未展。
齿发方盛彊,趣尚已高远。
结庵睋二室,志欲巢绝巘。
贤人心如云,无迹有舒卷。
不须惊俗目,卓荦乃求显。
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府官无旬休,虑问乃游息。
诏书禁从诣,还舍始朝食。
缓带对藜羹,下箸免促迫。
门前吏卒散,却扫谢来客。
北轩有藤床,今晨始拂拭。
蓬发乱宜梳,霜髭闲可摘。
开囊晒药物,发笥出书册。
菊畦亲灌浸,茶器自涓涤。
于时孟秋末,天晴色绀碧。
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
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靮。
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
虽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
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
明朝不能然,顾盼愁月夕。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