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梅之旅的曲折与艰辛,以及最终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首句“东阁寻来又霸桥”,开篇即点明了寻梅的起点,从东阁出发,又经过霸桥,暗示了寻梅之路的漫长与不易。接着,“江城走遍路遥遥”进一步强调了寻觅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诗人不畏路途遥远,遍访江城,展现了对梅花的深深向往。
“随溪曲达山深处”一句,描绘了寻梅途中所经历的自然风光,溪流蜿蜒,引人深入山林深处,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始见高枝竹外飘”,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诗人终于在竹林之外发现了高枝上的梅花,这一瞬间的发现无疑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满足感,象征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追求,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人以寻梅为线索,串联起旅途的艰辛与最终的收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眼禅师真赞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山河大地,一切消陨。
二月六日虏兵犯历阳方出师客自吴江来有寄声道湖山之适趣其归者慨然写怀
松江浪静如镜平,菰蒲长春秋水生。
晴沙回雁久未到,坐想白鸥增眼明。
五年辜负钓船约,故人疑我真逃盟。
岂知尘缨不易濯,正想沧浪之水清。
朝来铁马暗江北,中流叠鼓云涛倾。
楼船十万下采石,旗纛灭没天戈横。
书生事业今乃尔,授钺孰敢辞专征。
岂无传檄走飞骑,漫复长啸登高城。
文思天子民父母,大度未忍鏖奇兵。
澶渊一矢安五世,明日傥或传诸营。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其一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
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