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干当(gàn dāng)的意思:指做事情毫不犹豫,果断行动。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荒芜(huāng wú)的意思:指土地荒废、草木不生,形容景象凄凉、荒凉。
橘奴(jú nú)的意思:指为了一点小恩小惠而卑躬屈膝,甘愿做奴仆的人。
看语(kàn yǔ)的意思: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观点。
苦工(kǔ gōng)的意思:指辛勤劳动、辛苦工作的人。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失学(shī xué)的意思: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或条件。
造次(zào cì)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冒失、鲁莽,不顾后果。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常山喜得家信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信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中儿辈的关爱。
首句“失学怜儿辈”,诗人因家中儿辈未能接受教育而感到怜悯,流露出对子女成长的关注和对知识的重视。接着,“临缄意不无”一句,描述了诗人写信时的心情,既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有对家书内容的斟酌与慎重。
“即看语造次,讵有苦工夫”,诗人自谦自己在信中的话语可能不够周详,但表示自己已尽心尽力,没有敷衍。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真诚关怀和责任感。
后两句“春雨招梅友,秋风聘橘奴”,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情交往,春雨象征着温暖与生机,诗人以之邀请梅友,表达对友情的珍视;秋风则寓意收获与成熟,诗人借此聘娶橘奴,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小园多干当,幸不至荒芜”,诗人以自家的小园为喻,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经营与维护,希望即使在忙碌中也能保持家园的整洁与生机,避免荒废。这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友情及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望,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