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上 广 州 支 使 王 拾 遗 唐 /曹 松 明 时 应 不 谏 ,天 幕 称 仙 才 。聘 入 关 中 去 ,人 从 帝 侧 来 。诗 窗 盛 岛 屿 ,檄 盾 照 风 雷 。几 度 陪 旄 节 ,营 巡 海 色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岛屿(dǎo y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与周围环境隔绝,孤立无援。
帝侧(dì cè)的意思:指君主或者上级对臣下或者属下的宠信和偏爱。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海色(hǎi sè)的意思:指海洋的颜色,形容海水的颜色美丽而深邃。
旄节(máo jié)的意思:指旗帜、节旗。比喻标志、象征。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天幕(tián mù)的意思:指天空的帷幕,也比喻高高在上的权力和统治。
仙才(xiān cái)的意思:指非凡的才华和能力,超越常人的天赋和技艺。
- 翻译
- 在清明的时代不应再进言劝诫,他如同天空中的仙人般被赞誉。
他被选派进入关中任职,身份显赫,接近皇帝。
他的书房充满诗情画意,如同岛屿般美丽,他的檄文如同照亮风雷的明灯。
他曾多次陪同重要的使者出行,巡视海疆,海色在他眼中回荡。
- 注释
- 明时:清明的时代,政治开明时期。
天幕:比喻极高地位或声誉。
聘入:被选派或任命进入。
帝侧:皇帝身边,指显赫的地位。
诗窗:富有诗意的书房。
檄盾:檄文,古代官方文书,这里比喻他的文采。
旄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力和使命。
营巡:巡视,军营或地区。
海色:大海的景色,也可象征广阔的疆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广州的壮丽场景。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这一句表达了对王拾这位官员的赞誉,他在朝中以聪明才智著称,受到皇帝的器重和信任。诗人用“天幕”来比喻他如同神灵一般超凡脱俗。
“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这里描写的是王拾受命赴任的情景,"聘入关中"指出使广州,而"人从帝侧来"则意味着皇帝亲自为他送行,这强调了王拾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这一句描绘的是诗人与王拾共处的场景。诗窗下,王拾正襟危坐,气宇非凡;"檄盾照风雷"则是对其才华横溢、光芒万丈的一种形象比喻。
“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王拾一同赴任的感慨。"几度陪旄节"意味着在重要的节日或仪式中陪伴,而"营巡海色回"则描绘了一路上行军营、巡视边疆,直到抵达广州之时,那种壮阔辽远的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拾才华和地位的颂扬,以及对其赴任途中的壮观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别的不舍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官员出使时的隆重礼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别兵部崔郎中暂还高丽即回中朝
束发来东海,从军护北门。
珠光连旭景,玉气达春温。
渊静龙含德,门严虎列屯。
从容参幄帐,慷慨属櫜鞬。
拜表推黎献,趋朝谒至尊。
云依温室树,星入紫微垣。
不道璠玙贵,仍婴管库烦。
利行虽近市,义守不窥园。
眷遇忘身得,危难欲手援。
怀邦维父母,于国实甥婚。
□□还羁靮,原原致璧飧。
鲁连名竟重,箕子教应存。
简在从当日,扶持□宿藩。
清宫风肃肃,骖乘火焞焞。
帝所为郎重,王家报礼惇。
暂伸桑梓敬,未爱李桃繁。
神阙秋期早,康侯昼锡蕃。
九成思阁凤,六月待冥鹍。
后续咏贫士三首·其三
为政贵察色,读书在研覃。
司视既不明,两者无一堪。
尚不逭吏责,为师固宜惭。
圣世无弃物,况兹久朝簪。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
颇闻南山下,菊根浸寒潭。
濯饵千日期,冰胪复清涵。
老马果识道,更服盐车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