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亭待月·其二》
《池亭待月·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不寐池塘夜,萧萧夏木重。

亭虚风趁客,水净月随侬。

蛙喜鸣如吹,蝉饥语似蛩。

一区自足,何地肯相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相容(xiāng r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能够和谐地共存,相互融洽,不产生冲突或矛盾。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区(yī q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处于第一位或最高水平的地区或地方。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翻译
夜晚难以入眠,池塘边传来夏木摇曳声。
凉风吹过空荡的亭子,伴随着清澈水面的月影随我而动。
青蛙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吹奏乐曲,蝉饿得叫声像蛩虫一般。
身处这一片宁静之地,我感到满足,何处还能找到如此接纳我的地方呢?
注释
不寐:无法入睡。
池塘:水塘。
萧萧:形容树木摇曳的声音。
夏木:夏天的树木。
亭虚:空旷的亭子。
风趁客:风似乎特意迎合客人(指诗人)。
水净:水面清澈。
月随侬:月亮仿佛随着诗人的意愿移动。
蛙喜:青蛙高兴地鸣叫。
蝉饥:蝉因饥饿而鸣叫。
语似蛩:叫声像蛩虫一样。
一区:一片区域,此处指宁静之地。
真自足:真正感到满足。
何地:哪里。
相容:接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不寐池塘夜,萧萧夏木重"表达了在一个无眠之夜,在清凉的池塘边,树叶之间的风声如细雨般轻柔而又浓密,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深远的氛围。"亭虚风趁客,水净月随侬"则描写了诗人在空旷的亭中等待夜晚,微风吹拂过游人的衣衫,而清澈的池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光,这个场景极富画意。

接下来的两句"蛙喜鸣如吹,蝉饥语似蛩"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之声,如同音乐一般和谐。蛙声如风中轻柔的呼唤,而蝉鸣则仿佛是某种饥饿的声音,但在诗人笔下却变成了美妙的对话。

最后两句"一区真自足,何地肯相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宁静小区的满足和喜悦,这里不需要其他任何地方的陪伴,每一处都是完美无缺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寄沈秋渊四绝句·其三

鹿皮之冠鹤氅裾,军前不肯带铜鱼。

花猫望鹿拜履下,知有枕中黄石书。

(0)

除日祭诗

奎蹄缘蠕蠕,不避燖沃灭。

棘丛飞翻翻,不戒网罟设。

寰壤著大群,颠挤得跛躄。

指数白马岁,灾变固已烈。

四张麒麟揎,恢我炎黄国。

吾衰泛江湖,向人有瘖舌。

刺取剩馀景,咀嚼吐楮墨。

且哦且自羞,么禽啾微雪。

归欤收视听,蛇尾亦赴穴。

瞥君祭诗作,哀锵碎冰铁。

猛掣日月开,划照心头血。

(0)

清明抵西山上冢

阻兵卧疾负归期,扶策今为上冢儿。

一径馀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

云风摩荡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

痴对松林侵竖子,栖鸦啼失夕阳枝。

(0)

题蔡哲夫藏担当《山水册》

一代遗民痛劫灰,闻师从听笑声哀。

滇边山色俱无那,迸入苍浪泼墨来。

(0)

无题八首·其三

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

只是银莺羞不语,恐防重惹旧啼痕。

(0)

无题八首·其一

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