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阁老(gé lǎo)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学者在退休后仍然受到尊重和重用。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老庄(lǎo zhuāng)的意思:老庄是指古代哲学家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和学说,也用来形容人们追求自然、简朴、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台郎(tái lá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隙光(xì guāng)的意思:隙光是指微弱的光线,也可比喻微小的机会或希望。
学工(xué gōng)的意思:指在学习或工作上努力奋发图强,不断进取。
晏起(yàn qǐ)的意思:指晏婴,晏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子弟,也是晋文公的儿子。成语“晏起”表示晏婴起床,比喻懒散无为,不思进取。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 翻译
- 年少时常常借着微弱的光线读书,夜晚睡眠少而白天忙碌不停。
不要嫌弃简陋的茅屋只能晒到早晨的阳光,这总比走在结满霜冻的板桥上好些。
手拿藜杖已久,不再常去拜访前阁老,桃花也不再记得我这个旧时的官员。
我深感自己修道的功夫浅薄,晚年选择逃避儒家思想,转向老庄之道。
- 注释
- 携书:带着书本。
隙光:微弱的光线。
宵眠:夜晚睡眠。
晏起:起床晚。
莫嫌:不要嫌弃。
茅舍:简陋的房屋。
板桥:木板桥。
行晓霜:走在结霜的路上。
藜杖:藜茎做的拐杖。
前阁老:古代官职,指学官。
桃花:象征美好的回忆。
旧台郎:旧时的官员。
道学工夫:修道的功夫。
晚却:晚年。
逃儒:逃避儒家思想。
老庄:指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轻时期勤奋学习的情景。"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表明诗人从小就手不释卷,即便是在微薄的阳光下也要读书,晚睡早起总是急匆匆地开始新的一天,忙碌而勤奋。接着"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则是说即使在简陋的茅屋中享受阳光,也比得上在寒冷的板桥上行走在晨霜之中更为舒适。
诗人通过"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藜杖(一种用来拐弯曲线物体,如古代的门钩)长时间不被使用,前阁的老人已经很少见,而桃花也不再记得旧日在台上欢笑的人们。
最后"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与抉择。诗人感到自己的修为不够深厚,到了晚年才意识到要放下儒家之学,转而向往老庄(庄子)的超脱和自然。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学习生活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个人成长以及晚年境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十三日台北激于和议兵民交变偕家太仆遵旨内渡仓皇炮燹巨浪孤舟濒于危者屡矣虎口馀生诗以志痛·其二
半壁斜阳列屿空,大江王气黯艟艨。
依来刘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
万里随槎虚奉使,千秋孤注误和戎。
早闻马后书生谏,得失何心语塞翁。